普京的回光返照-中国讯息网

普京的回光返照

作者:黄元 阅读量:5131 发布时间:2023-07-18 09:01:05

作为俄罗斯侵略乌克兰重要作战兵力瓦格纳的负责人普里戈任,上个月兵指莫斯科的行动过程,始终未由俄军方实际阻止。他对这场战争性质的质疑,对军方腐败及战事无能的指控,加上开战一年多以来,普京及俄军的系列表现,至少说明三点:一、俄军内部矛盾深刻,庶几为一盘散沙,且普京已丧失有效组织与领导力;二、因侵乌缺乏道义、西方制裁及坚定军援乌克兰,俄军已看不到任何取胜希望,军心抵触、离散乃至已有重组;三、兵变表面指向军方,实际意在推翻普京政权,普京的政治与军事基础已严重涣散。

6月29日,在兵变后第五天,普京长时间会晤了普里戈任,更加印证了如下事实:一、瓦格纳是俄国目前维持战事不可或缺的军事力量;二、普京没有能力有效制约普里戈任而选择“和解”;三、普里戈任有能力(条件)制约普京。

普京有三个“不了解”:一、他不了解,自己及俄罗斯的实际能力撑不起他内心的贪婪;二、他不了解,美国战略及政治、经济、军事能力的真实深浅;三、他不了解,人类社会运行的真实因果逻辑。普京已陷入一场毫无意义,根本不可能取胜,也不可能获得任何政治、经济及军事利益的“脸面之战”。相反,这场侵略战争正在严重反噬着他本人及俄罗斯的国家命运。

普京长期有一个贪念,妄想如当年希特勒、墨索里尼,结伙打劫并称霸全球。但他现在不得不面对两个冷酷现实:一、俄罗斯根本不是美国对手;二、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天道法则,不可违、不可逆。正如美国总统拜登所说,普京已经失败。接下来的大概率趋势是,普京失政,俄罗斯政体改革、发展转型。

普京及俄罗斯不可避免的衰败,是苏联解体进程的继续,也是人类文明正道的逻辑推进。俄罗斯自莫斯科公国时期伊凡一世骗取中国元朝辖属钦察汗国信任,继而侵吞钦察汗国的奸诈,至伊凡三世与拜占庭东罗马帝国联姻的投机取巧,到苏联解体,再到普京行将俄罗斯民族送上衰败不归,都在反映人类社会的一个底层因果逻辑,那就是,违背人类发展天道法则的巧取豪夺,必自取其祸。俄罗斯已在走向最后归宿,即衰败、转型或再生。

普京将作为人类社会及俄罗斯民族的千古罪人,永沉黑暗!

中国传统政治重大局限

“回光返照(terminal lucidity)”是一个医学名词,指临终病人出现短暂好转的反常情形,是衰败肌体调动免疫与内分泌系统最后竭力抵抗致死病理的现象。普京及俄罗斯民族长期侵略成性的逻辑趋向,现正处于这个阶段。实际上,全球的专制政体,现也正处于这样的最后垂死阶段。

中国最早历史文献《尚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俄乌战争,恰是一声宣告普京失败及俄罗斯走向全面衰败的丧钟,也是启动在全球最终终结专制政体,践行民主和法治政体的长鸣警笛!

跟随普京一起沉没的,还会有白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很可能还会有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们)。从人类发展进程审视,21世纪正是地球上残存的一切专制与集权政制全面走向衰败,退出人类舞台的历史性时期。

就国家发展能力而言,一个基本事实已反复证明,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高低及国家成败,首先取决于政体,取决于产生各领域各层级领导者的方式;其次取决于领导者个人综合能力及品行优劣,而不是相反地先取决于个人。这就是近代以来,西方政治与东方政治进程的分野所在,也是儒家文明与中国传统政治的重大局限所在。

近现代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一、正确发展理念;二、正确、坚实的学术思想能力;三、符合人类生物与社会属性的国家政体(充分市场化与合理的社会福利机制)。这三者缺一而不能富、不能强。中世纪以前,一个国家的治理与发展,大多局限于疆界之内。但大航海时代之后,尤其现代,一国发展与安全,已完全不可能不受他国影响与制约,甚至决定于他国。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全球化力量所在,也是现代国家关系处理的核心依据,失据于此,必为所制、所损。

亚洲一些人把国家当私器

美国在现代发展进程中,持续具有强大引领与推进力,关键在于从体制建构上,摆正个人与国家间的关系。国家为中心,个人是枝叶,个人服务于国家,国家作为能力始终敏锐、迅速、可持续,个人会失败,国家不会失败。

但亚洲一些国家恰恰相反,个人为中心,国家是枝叶;国家成为某些个人实现政治及经济利益的工具,国家公器(治权)成了个人组建效忠(利益)团队,可任意馈赠的私人礼品,腐败与国家低能由此源生。国家成了私器,成就了个人,失败了国家和人民。这就是民主、法治政体与人治政体之间的关键能力差异,也是用来检测与判别一个国家最终会成功或失败的核心依据。

美国在掌控大西洋的基础上,现已在太平洋与印度洋合围了中国。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的到访,及美国气候特使克里与商务部长雷蒙多的来访,虽可说明中美冲突的节奏有所放缓,但都只是表明美国在有意识地避免沟通渠道断阻,管控意外风险发生,并没有说明中美关系有了实质性改变。

7月9日,耶伦在离京前的记者会上说,脱钩与让供应链多样化,以及采取有针对性的国家安全行动,两者有重要区别;美国不想看到一个分裂或者迫使各国选边站的全球经济。这可以作三点解读:一、美国想维持基本稳定的全球秩序,不希望中美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冲突过分恶化尤其失控,增加美国主导与掌控全球的意外风险,这不利于美国发展及其全球战略意图;二、美国不想与中国完全脱钩,作出姿态安抚中国的对立情绪(耶伦:不从中美冲突角度看待中美关系);三、对中国在科技产品、制造业等领域的供应链切割政策,没有任何实质性改变且或将继续推升。

中美关系根本破局须符合两个基本方向:一、保持高层正常沟通,尤其在经贸、学术(智库)与教育和文化领域;二、彼此秉持面向未来、面向全球的理性,相与改革、开放,共同致力于建立彼此兼容、相融的治理与发展形态,最终建立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体系。

俄国战后大概率纳入美国体系

在现实上,已经出现美国文明与中国文明之间的搏斗,实质上是彼此间同化能力的搏斗。未来国家及地区之间的发展和重组能力,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体制领导力、科技水平与市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三者构成同化能力的底层结构。中美博弈就是同化能力的刀光剑影。中国若要有效提升并保有高水平同化能力,必须兼备三者:政体魅力、科技水平、制造业供应链与贸易在全球的足够份额。

俄乌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在很大程度上将屈从于美国,甚至纳入美国发展体系。若此,将给中国及全球秩序和发展形态带来深刻变化。

随着北约伸入印太,中国的安全及两岸统一情势,将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中国目前对全球事务的认识、处置和战略能力,与美国还存在相当差距。中国在发展与安全,以及国家治理一系列问题的破解,仍须从美欧社会治理与发展,乃至俄罗斯那里,汲取成败经验和教训。面对全球的急剧变革局势,中国须不骄不躁,谦卑善纳善学,鉴人类成败为我养料,进而清醒汇入并反哺于人类文明正道进程。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普京的回光返照”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