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中国人到底该何去何从?-中国讯息网

35岁的中国人到底该何去何从?

作者:中国讯息网 阅读量:9296 发布时间:2023-07-14 22:27:54

这两天不断有刷新三观的社会话题热搜,北京青旅拒绝35岁以上的人员入住再次引起热议,全社会也再次掀起对中国35岁以上的人群相关的讨论。

过去中国互联网上对35岁的争议是围绕找工作职场问题,现在卦哥家发现对35岁的中国人来说可能不仅是找工作了,接下来或许他们也要面对出门住宿或陆续出现的其他衣食住行的歧视。

有不少网友就发出了悲凉之声:“原以为35岁只是难找工作,现在看来,连便宜旅店都住不了了。35岁是中国人一生中最困难的一年。“

之前针对35岁门槛的争议是因为很多方面都存在这个问题,但今年是疫情放开后的第一年,又赶上经济不行和失业率高涨,35岁的年龄问题更成为了一个核心问题。

这次35岁的中国人在北京不让住青旅的热搜中,网友对这个年龄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统计,从落户、工作、买房、结婚到生育,35岁的门槛方方面面都存在。是体制内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和国企的还好,如果没有编制的35岁中国人,在职场上和其他方面都会受到来自社会和官方层面的方方面面制度限制和歧视。

像是在落户方面,杭州和成都和深圳的地方政府就规定,必须不超过35岁。卦哥家查询了下一二线城市的买房政策,大多城市对35岁的买房人员都有限制。

另外在结婚方面也是影响。在农村市场超过28岁就被视为大龄,28至35岁男性仍有结婚机会,而35岁以上的未婚男性,则几乎没市场。在各类医学研究中,35岁也是高龄产妇分界线。

但实际上大家关心的35岁中国人的问题,多数在于就业和失业问题。202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35岁至39岁年龄组职工中,有54.1%担心失业,70.7%担心技能过时。

对于这个问题的焦虑,在过去三年的疫情中最为严重,今年更是经济不行后达到了顶峰。从去年底开始,互联网大厂都在大裁员,腾讯裁员一万多人,阿里更是数万人。腾讯资深技术大佬都被裁了。对于互联网公司裁员来说,35岁年龄超过的人会优先裁掉,因为资历老工资就高企业成本高。

从现象来看,中国企业喜欢年轻人是因为可以任劳任怨加班,工资低也不在意,容易画大饼和PUA。可从实际看,这个问题也和中国人口问题有关系,因为从1998年大学招生增加后每年的应届生都在刷新高。人口的红利已经让企业习惯了选择更年轻的人,因为年轻人没压力儿35岁的中国人需要承担压力。

实际上当下的中国,人口红利已经在失去优势,老龄化加快后劳动人口越来越少,大量制造业工厂长年招不到人。

一方面35岁的中国人招工作面临歧视,一方面年轻人变少,看着有点矛盾但也和中国的经济结构有关系。和欧美发达国家不一样的是,中国到现在还在靠人口的优势来促进上游产业发展,经济结构的问题除非在中国产业真正的升级到一定地步后才会解决,因为产业具有技术优势后中国企业才会重视经验和技术人才。

35岁以上就业人士面临的就业难题,和中国目前经济结构发展水平直接相关。就风险而言,如用人模式长期不变,会让企业无法具备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人力和资源经验储备,反过来拖累中国企业和经济。

官方媒体发表评论说:“35岁以上群体有家庭有房贷,一旦失业,家庭财务状况会变得十分脆弱乃至恶化,容易引发区域性银行按揭贷款违约等连带风险。”这一点在去年疫情时期就突出了出来,今年也是,很多人断贷。

当下公务员的招录也是限制了35岁的年龄,虽然社会呼吁很久取消限制,但一直没被采纳。中国职场对于35岁的年龄歧视,其实就是从政府的公务员招录开始的,从1994年中国就开始了35岁以上人员不招录公务员,国企和事业单位也是依照此规定。

35岁的中国人就业难是一个长期困扰发展的问题,从根本上看也是中国失业率高的问题,还有经济发展开始变慢的影响。在中国接纳就业的不是政府和国企和事业单位,是民营企业,所以从行政层面很难解决这个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开始,让民营企业进行产业转型,这样才会彻底解决35岁中国人在就业方面面临的问题。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缺乏安全感的年轻人不敢结婚、不敢生娃、不敢消费,今年解封后移民的人数更是要突破30万人,这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会产生严重的打击。近年不断出现的上香、特种兵旅行、躺平、润等年轻人的行为现象,卦哥家认为这无不凸显出年轻人在现实社会的不如意,他们无解的问题越来越多,最后年轻人只能频繁的进行自我疗愈。

中国这些年因为一些原因,经济下行,房价下跌,导致竞争加大。去年流行的躺平族,其实是人们意识到成功和努力并不存在任何关系,大量的成功故事主人翁都是走的捷径。就像做小镇做题家,不如有关系有权。就是这些不平衡,不道德的“成功”已经忽悠不了人们去奋斗,因为人们已经认为它不值得去浪费时间努力做无用功。正是这些,产生了全球独特的躺平现象。

躺平族的诞生卦哥家认为是对盲目追求成功的功利社会说不,这也是自我意识觉醒的一个现象。去寺庙烧香,表面看似是年轻人的选择,其实是时代逼迫年轻人不得不这样选择。

上香、买彩票、特种兵旅行、全职儿女、躺平,一代人有一代人面对迷茫后调节情绪的方式。无法调节的年轻人只能越想越压抑,最终导致抑郁,这也是为何中国抑郁症人数持续攀升逼近上亿的原因。小编看过一本书《只剩一个角落的繁华》,里面有句话说的好“这个时代,对不起年轻人”。

中国的年轻人,正在一个失落的时代;当年,他们还太年轻。后来,他们开始抱怨。于是,他们不再信任,选择不婚不育不努力。现在一个火苗,就可点燃这个时代。中国,太对不起这届年轻人 (这段历史,没有句号)。

要真正解决中国年轻人所面临的困境,还需要政策制定者真的去走进年轻人,多听年轻人牢骚,与年轻人共情,公共政策的制定要精准的去解决年轻人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35岁的中国人到底该何去何从?”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