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3年后,除了大家都在热议的经济形势外,农村和农民问题也成为了舆论的热议点。从经济是保城市还是保农村,到农管这个组织,再到推林还耕的情况,还有最后的农民工内卷化现象,在今年针对农村的各种新事忽然多了起来。关于农村的这些问题,卦哥家公众号也都发有文章,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45年了,中国经济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东部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从中部和西部农村到城市打工的第一代农民工也老了。
根据国家公布的数据,现在50岁以上的农村打工人数9632万人,其中大多数人还在打工。这部分人,大多是在城市中从事最底层的工作;过去还可以在工地上班,因后面改革后建筑工地已经不在雇佣年龄大的工人,这部分人开始在城市中选择从事保安、保洁、绿化类低薪水的工作,这些工作不仅工资低还没保障等。
在1970年前出生的人,被称作是第一代农民工,他们在八九十年代开始进城打工。也因为缺乏各种制度保障,所以十年后第一代农民工在到达60岁后,退休金缺乏或没有,根据现在农村地区的养老制度也就一个月一百多块钱(这里的农村指的不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
在2000年前出生的人,被称作第二代农民工。从21世纪初开始逐渐进入城市打工,这部分群体和接受的教育比第一代多,又赶上了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所以他们不仅渴望融入城市也在享受现代城市的科技文明。
在2000年后出生的人被称作是第三代农民工,这代人赶上了数字科技发展的高峰期,也赶上了疫情三年,也面临这应届生持续突破记录的现实问题,未来也面临着中国经济下行个人发展机会减少的趋势。
从不同时期的情况进行分析,卦哥家认为第一代农民工和第二代和第三代农民工不同,第一代当初选择进城打工就是单纯为了改善家庭生活状况,赚钱让家人可以吃饱饭有衣穿。
从公布的国家统计数据看,中国一共有2亿9562万农民工,50岁以上的有8632万人。其中近一半在工地上班,有技术还在工厂工作的占快2成,其他的大多就是在城市做保安、保洁、保姆、餐厅服务员类的工作。
第一代农民工的一生,可以说是见证了国家的社会变迁,从改革开放开始一路走过来,也是中国发展最快的30年。而第二代农民工就没那么幸运,中国发展减缓的时期正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业期。第三代农民工的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未来中国经济会如何我们都不知道,希望他们可以多一些好运。
也因为发展最快的30年,所以第一代农民工的工作很不稳定,很难一直做一个事业,经常换工作和到处找工作伴随半生。
说起农民工问题,这里还要着重说下我们的基础户籍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前社会模式就是城乡分开管理,农民不允许到城市工作,后来才进行土地承包改革,然后农民才能进城工作和做生意。但也因为中国是农业国家,大量农民进入城市打工后,造成了管理问题,然后一度又禁掉了让农民在城市工作的做法。禁了后农民收入持续上不去,看着城市人有钱过上好日子后大量农民开始选择冒险做小生意,迫于压力1992年再次放开了农民进城打工的大门,让农民在有序和引导的情况下进城工作。最后持续了3年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时代现象。但在95年开始,因为国企改革和股份制推进,城市下岗潮开始,又再次禁止企业单位雇佣农民工。
第一代农民工进城打工的半生,可以说都在经历着政策变动下的影响。只要是城市出现任何问题就让农民工马上离开回自己农村,可以说城市有点事农民工就是先被选择的。
第一代农民工大部分都从事的高风险、高污染的最艰苦工作,现在第二代和第三代农民工基本很少会继续做这些工作已经。随着日积月累的影响,大量第一代农民工都多少落下职业病,但他们也不敢去医院看病,也没有钱可以治好。
这些年卦哥家一直在关注一个公益组织,就是大爱清尘,创始人是王克勤。王克勤是做调查记者出身,以敢言敢写受人尊敬,他在看到农民工的各种问题后毅然决然选择做起公益事业,离开可以让自己人生辉煌的新闻行业。卦哥家去年写作的收入一半捐给了大爱清尘,还有一半捐给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这里也建议大家,可以给这个大爱清尘公益组织多关注,捐献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善款,因为他们太不容易了,并且专门帮助的就是尘肺病农民工。
对农民工问题,越深入研究越震惊,但他们又是不容易被社会和舆论所关注的群体。第一代农民工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多少都有问题,但他们很多觉得自己没病,大部分人都没在城市看过病,觉得忍一忍就行了。即使有小病小痛的也不会选择回农村,因为现在回家路费越来越贵也耽误时间赚钱,大城市医院他们也不敢去,辛苦赚的低工资还不够医药费的。
除了看病问题,第一代农民工的存款也是在现实问题下被持续掏空。子女的读书和买房结婚,让他们也不得不花光积蓄,当下号召几代人凑钱买房让他们不得不继续选择在城市打工。住最便宜的房子,一顿吃最便宜的饭菜,就为了省点钱给子女还房贷或养孙子一代。
根据权威数据,一半多的第一代农民工存款不到5万元,15%的人没存一分钱。这又突出了一个问题,就是第一代农民工即将面临的养老问题,农村的新农保说是可以给农民工养老金但就百来块钱。有专门针对农民工做的调查,绝大部分人都说自己要60岁后继续打工不回老家,之前他们还能在工地打工赚钱但现在清退令后60岁以上的农民工找工作越来越难。
这些年也就学术界在一直关注第一代农民工的问题。随着这几年问题复杂,加上今年中国经济发展减缓,城市失业率居高不下,对农村的新政策今年逐步在出台。增加耕地面积、设置农管对农民进行管理、经济保城市等一系列的变化,都已经开始。
中国今年已经多次降息,而低利率影响最大的就是低收入群体和最普通的低收入农民。投资者和城市居民当然都希望低利率,因为可以促进经济活跃,对经商和投资都有利好,越有钱和掌握资源的在低利率环境中受益越大。但普通群体,会感觉在低利率环境下活着更难,对第一代农民工来说收入更是影响加大。这也是为什么央行已经不敢继续大幅度降息,执行更低的利率,即使人人都知道继续降息利好经济,但国家还是需要考虑到最普通群体的生存困境。
很明显的就是现在要保城市经济,农村经济发展会变得比较难,城市就业率要保持健康水平。农村的就业市场已经萎缩,第一代农民工今年即使回乡,也会面临再次被抛弃的现状。
最近官媒也开始关注了这个问题。中国著名网红胡锡进本周发文表示:“唯一的办法我认为是继续推动经济较快增长,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公平正义的调试,决没有第二条路。
是的,对待第一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还是需要想办法让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利率再降的话普通群体会生存更难。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也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时代性的问题,突出了社会的脆弱性。
第一代农民工怀着美好的期待投入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浪潮之中,经历了经济发展的风风雨雨,人生不断跟随时代变化,但大部分人还是没实现阶层的跨越,并且自己的处境他们也不能自己决定。这样的现状短期内是解决不了的,可是当中国开始进入共同富裕的时代,对第一代农民工这个群体所面临的问题能假装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