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国年轻人躺平和上香的流行后,最近有个地方的年轻人开始流行了使用电动轮椅出行。7月10号,广州举办了听证会,关于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新法实施,开始对市区多个重要区域进行电动自行车限行。
电动自行车不能骑了,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卦哥家发现广州的年轻人们出行开始流行使用电动轮椅,因为目前广州交警并未对电动轮椅进行限行。
广州从7月开始针对电动自行车的整治行动力度之大,轰动全国,中央媒体也多次发文对此进行批评,但广州还是强势按时间进行了实施。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登记上牌的的的电动自行车也在限行和整治范围。
目前广州的天河区、海珠区、越秀区和白云区几个中心城区,限行时间包括全天、早上7时30分到晚上7时30分、早晚高峰期。
从整治消息出来,民间就有很大争议。有居民认为电鸡问题很头痛,说电动自行车太多了影响出行,并且时常拥堵也是电动自行车造成的。而影响最大的靠骑电动车出行的人则反应强烈,说交通拥堵为什么不禁私家车,为什么机动车违停占据非机动车道问题不整治而专门整治无路可走只能走机动车道的电动自行车。
根据卦哥家的搜索发现,广州仅登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就有322万辆,实际保有量可能更高,官方认为有500万辆,电动自行车的违法行为也呈快速上升状态。
即使在疫情最严重的前两年,2021年广州全市也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112万多宗,同比上升169%。2022年广州全年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逾160万宗,与2021年相比也是大幅度增长。
广州交警接受采访时候表示,根本管不过来,即使抓住了也罚款很少根本没用。迫于没管理办法,现在只能进行强制一刀切的限行。广州现在对骑电动车闯红灯只罚款20块钱,未登记被抓到只罚款50块钱。
广州出于对交通安全考虑进行的管制,可对于习惯骑电动车出行的人们来说就很头疼。就有网友说:“我都是开电动自行车上学的,但现在多了这么多限制,尤其是不可安装后视镜,这对骑行安全也太没有保障了吧!”很多网民对此表示认同。
还有网民说,电动自行车是广州人非常普遍的交通工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交通混乱,但官方措施却让电动自行车失去了方便性,严重影响了当地人生活。
其他网民也有说,“让执法有温度,让公信力顺从民意,而不是一味一刀切!”“既然这么做,别怪有人会想办法规避”“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最近卦哥家在小红书和短视频平台发现,很多广州年轻人开始晒出行使用电动轮椅,视频中年轻人们开着电动轮椅穿插在马路上,买菜、逛街、上下班都在采用这种方式。视频中看着不像残疾人,他们坐在轮椅上一边玩手机一边喝咖啡。
有博主表示,选择电动轮椅出行,是因为没办法,因为不能骑电动车了,交警不会查电动轮椅,并且做轮椅也不用戴头盔和去上牌照,也省了停车费。
对于电动轮椅的流行趋势,深入的在购物网站看了下,小编发现其他地区的年轻人最近也在赶时髦。在热销的电动轮椅产品详情页问答区,很多网友提问:“年轻人没病可以买吗?天天走路有点烦了”“大学生可以用吗?”“食堂抢饭用!神器”“年轻人也可以用,省力出行。”
有网友表示“给家里老人买了,自己好奇,偶尔也会用一下,况且买了放在家里,怕是早晚要用得上。”还有消费者分享购物心得:“比什么沙发舒服多了,可行、可坐、可躺,真正符合‘人体工学’。”
在中国出行,使用电动轮椅的话优势很明显,电动轮椅很便宜,还有“特权”,不用上牌,可在人行道和机动车道行驶等等。更吸引人的点是,如今电动轮椅的性能强大,可以应对一般的颠簸路况,还能爬上较矮的路肩。并且速度还算可以,最慢的时速1.2公里,最快的时速可以有三四十公里。
最近电动轮椅销量大涨,相关上市公司股票也出行牛市行情,仅仅2023年上半年,电动轮椅的成交订单量增长超过60%。
对于电动轮椅违规与否的问题,北京交警表示“电动轮椅并不属于交通工具,因此并不会按照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行管理”。
对于年轻人选择电动轮椅出行的问题,有媒体评论称,这是间接表达对地方一刀切管理的不满,因为地方没有管理能力又不影响自己所以只能如此。当然,对于实际情况如何,只能见仁见智了。
归根结底,在广州和其他地方刮起的电动轮椅出行趋势,会面临在道德上的压力,如果继续扩大化会产生不少争议。要是有一天,大量的正常人出行使用电动轮椅,那对交通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恐怕会带来不少隐患。
电动自行车的存在,在各地都是解决居民最后一公里的交通工具,也是解决大家不出门可以吃到外卖的途径。假如城市是人身体的话,非机动车就是城市的血管,电动自行车明显就是血液,虽然看着不咋样但真少不了。
这些年各地电动自行车出火灾和交通意外的问题很多,所以一直都是争议的一个话题。但广州500万辆电动自行车的数据下,进行一刀切的限制,更应该三思而后行才对。如果突然之间要快速解决城市拥堵,也不管市民感受,恐会引起对管理方式方法对议论。
广州10号进行的听证会,很难让市民相信是听取意见的,给市民的感觉就是告诉要这样做了。城市执政者,在进行电动自行车的限行整治之下,也会有想让资源向机动车倾斜的想法。广州是广汽集团根据的,对GDP拉动有很大影响,在经济复苏的当下促进本地的汽车消费增长也非常重要。虽然机动车很重要,但也不应该以损失电动自行车路权为出发点来维护交通,不能把影响普通市民生活的电动自行车进行大幅度的约束。
一个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大都市,是要对包括电动自行车在内所有非机动车都保持包容之心。电动自行车是多数市民可以负担的起的城市出行工具,对此进行一刀切的管理整治其实说白了就是让多数市民出行变得不方便,提高多数市民的出行成本。卦哥家认为,不管是广州还是哪里,城市管理者在决定解决电动自行车带来的各种问题时候,应该多想怎么治理,不要总想去怎么管,通过打造科学的服务模式来解决市民的出行问题,让老百姓出行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