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安全议题上的各说各话-中国讯息网

亚洲安全议题上的各说各话

作者:理查德·莫德 阅读量:8665 发布时间:2023-06-22 19:55:04

作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安全会议,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的2023年度香格里拉对话日前在新加坡落下帷幕。今年峰会的背景并不喜庆: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血腥入侵仍在持续,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继续对全球事务采取不妥协态度。

要论在这两天的国防外交活动中最为显而易见的事,那就是中美竞争还远未得到有效管理。两国之间几乎不存在积极有效的部长级双边对话,而两军之间的接触则更为有限。中国一个探空气球于今年早些时候在美国领空被击落,美国总统拜登为重启对话所做的努力也随之泡汤。一些高级官员正在进行接触,并有可能为高级别访问铺路(编按: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已于6月18日访问中国)。但就目前而言,中国并不急于恢复接触。

随着美国警告说,中国军用飞机和船只极易擦枪走火的拦截行为,正在台湾紧张局势升级的情况下令人不安地增加,美国的伙伴们希望中国能够坐下来谈谈。他们认为,重点应该放在改善两军之间的沟通以建立信任。在今年的香格里拉主题演讲中,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将更多的对话,描述为美中关系的“首要和最根本”守护栏。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也在会议发言中强调了双边对话,特别是军事领导人之间的对话。他认为,正确的对话应该是“随时且每次都能实现的”。他也说,对话不是一种奖赏,而是一种必要,还(也许是顾及到两国的鹰派势力)补充说“晚宴时的友好握手”并“不能替代实质性的接触”。

尽管发出这样的呼吁,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依然回绝了奥斯汀的会晤请求。这不应令人感到意外,因为李尚福自2018年以来,就一直因采购俄罗斯武器而受到美国制裁。然而,中国坚决反对开展更广泛国防外交的行为,是毫无道理的。当被问及对守护栏和建立信任措施的需求,包括管理海空对抗时,李尚福说答案不是两军之间的对话;相反,西方应该“管好自己的事”,不要进入中国附近水域和空域。

中国叙事针对国内听众

李尚福认为,美国及其伙伴正在利用自由航行权作为“霸权”的借口。他明确地说,中国没有兴趣审查自身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行为,并重申当前人们耳熟能详的说法,即中国永远不会欺凌或胁迫他人,不会寻求称王称霸。但很多与会代表却对这一言论的讽刺性并不陌生,比如菲律宾就针对中国近年来(尤其是在南中国海)的言行“不一”,向李尚福提出了质疑。

李尚福对此不以为然。中国的叙事针对的是国内听众,以及所有对西方感到幻灭,并条件反射地怀疑美国的区域精英。主要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组成的中国代表,迅速鼓励东南亚发挥“自主权”,并将四方安全对话(QUAD)和澳英美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描述为亚细安中心地位和地区稳定的破坏者。同样,李尚福将矛头指向美国的“例外主义和双重标准”,他知道这一指控能获得一些听众的共鸣。

会议的第二个要点,是关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虽然这场战争令美国及亲密伙伴坐立不安,但东南亚却对此漠不关心。会上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样的观点:必须反对俄罗斯的侵略,尤其是要防范亚洲出现类似情况的可能性。对西方来说,这可谓不言而喻。

但在亚洲许多欠发达地区,俄罗斯和中国对战争及其原因的说法,包括北约的“挑衅行为”,已获得相当多的认可。比如印度尼西亚国防部长和总统候选人普拉博沃就发表了一份看似即兴的和平提议,呼吁“在当前的位置”实现停火,建立非军事区,并在“有争议领土”上举行由联合国监督的全民投票。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和其他许多人迅速谴责了提议,认为它将导致不公正的和平。但中国代表对提议表示欢迎,而一些抱怨因呼吁谈判就被自动视为亲俄的东南亚与会者,也响应这一想法。

同样引人注目的,是拜登政府所描述的“伙伴关系的力量”,在会议上得到充分展现。来自美国、欧洲、英国、日本、澳洲和加拿大的领导人和部长,在俄罗斯和中国问题上异口同声,围绕对话和威慑发出一致呼吁。此外,美国领导的三边会议也在期间举行,美国、日本、澳洲和菲律宾的“新四方对话”会议也召开了,五眼情报联盟(美国、英国、澳洲、新西兰和加拿大)的国防高级官员也进行了讨论。但引人注目的是,印度却不在场,其国防部长再次缺席了此次活动。

然而,如果把美国与印太地区和欧洲的盟友在香会上表现出的强烈一致,等同于东南亚的普遍态度,那就错了。在发表香会总结讲话时,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再次对美中紧张关系,印太地区军事化程度提升,以及发生冲突的风险提出警告。一些东南亚与会代表悄悄表达了自己围绕美国对华政策的矛盾心理,以及对特朗普可能在明年美国总统大选后回归的担忧,而印尼对四方对话和AUKUS的关切虽然隐晦,却确实存在。

尽管东南亚在悄悄地对冲,它仍然担心战争的风险。但该区域领导人已经决心避免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出“容易招惹麻烦的选择”,无论两者之间的竞争是如何影响议程和主导讨论。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亚洲安全议题上的各说各话”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