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山西朔州朔城区第七中学要求班主任统计初三学生家长任职情况一事,4月30日下午,该校党支部书记称,此行为是学校执行区教育局要求,防止有干部滥用职权给孩子考试加分。朔城区教育局局长魏立山回应,此行为不妥,易让学生家长及群众引起误会,将叫停这一统计工作,以其他合理的方式规避干部为子女考试作弊的风险。
家长“秀官职”求照顾或变相威胁的行为,人们并不陌生。以前就发生过家长将自己的任职情况主动透露给班主任老师的情况,甚至上传微信家长群。而本次,竟有教育主管部门授意学校统计学生家长任职情况,还称是为了防止有干部滥用职权给孩子考试加分,这令人很费解。
统计家长任职情况,容易令人浮想联翩,而这本该是教育主管部门事先就该考虑到的。哪怕是打着“防止有干部滥用职权给孩子考试加分”的名义。如果真想防止有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给自己的孩子走后门加分,根本用不着统计家长职务,只需要按照考试规定就可以做到。而该教育局这么做,不仅是多此一举,还容易使人“想歪”,不仅无益于防止考试出现不公正,反倒使自身有攀附权力的嫌疑。
众所周知,人们对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利用家长职务之便“拉关系”一直保持高度警觉。而在现实中,也确实出现过此类问题,这使学校变“江湖”。不仅家长主动“拉关系”,还包括学校老师也主动攀附权贵,这在家长群里早已变得非常普遍。如果教育主管部门以防止干部给孩子考试加分为名,统计学生家长职务,那无疑将使“拉关系”现象变得更严重。
不知朔城区教育局要求学校这么做之前是怎么想的?就算真是为了防止有权力的家长滥用权力,却也本该考虑到这种做法的负面影响,由此,只能说该教育局工作不细致,缺乏预判能力,有“拍脑袋决定”的重大嫌疑。而如果是像不少人猜测的那样,通过统计家长任职情况达到其他目的,那就更值得警觉了。
可见,防止家长利用职务之便“拉关系”,也要防止教育主管部门由于工作方法欠妥使学校变相攀附权力。如果统计家长职务这些信息被个别人利用,有可能导致腐败,无疑将破坏教育的公平与公正。因此,该教育局的做法是一个错误示范,也是一个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