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和本区域国家最近两个月来都对厄尔尼诺现象(El Nino)卷土重来表达关注,如世界气象组织日前警告,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厄尔尼诺现象和持续温室气体排放将把全球气温推向新高,这个可能性高达98%。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上个月底也联合发布报告,提出厄尔尼诺气候现象迫在眉睫。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气候预测中心则在6月8日发表声明说,厄尔尼诺已经出现,它会造成一系列影响,例如增加世界某些地区发生强降雨和干旱的风险。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气象局都同样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可能性高达八成。
干旱天气容易引发林火而导致严重跨境烟霾问题,如加拿大日前发生林火,烟霾笼罩美国多个城市,有1亿多人接到空气污染警报。纽约市6月7日笼罩在“橙色雾霾”中,空气中的悬浮颗粒PM2.5浓度高达每立方米106微克,成为当天全世界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
跨境烟霾也可能再次威胁区域国家,今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和印度洋双极现象(Indian Ocean Dipole)可能在接下来一两个月进入正极阶段。这两个因素可能导致今年6月至10月的天气变得干燥和炎热,更易引起泥炭地火和林火发生,跨境烟霾风险跟着提高。不过,印尼海洋与投资统筹部长卢胡特说,烟霾已经“不再是问题”,印尼已做好应对的准备。他于第九届生态繁荣周活动上对记者说,自2016年以来,烟霾问题已经减缓许多,因为印尼做了充分的准备,包括利用“天气改造科技”预先催雨,以便在发生火灾时有足够的储水灭火。林火的问题困扰印尼多年,防止林火的关键在于政治上的决心。总统佐科过去几年不断努力从立法和执法上解决地方上的问题,的确让人看到效果。
上一次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于2016年,这次各种危机信号已经出现,区域国家都严阵以待。马来西亚近期多个地区处于一级热浪警报,即至少连续三天最高温达35至37摄氏度。柔佛的养鸡业、吉兰丹的稻米产量都受影响。泰国农业也有类似问题,越南北部清化省水力发电站和燃煤发电机经常发生故障,导致供电量减少,越南多地可能在高温季节面临缺电。印尼政府则建议农民开始投资购买更多抗旱种子,必要时增加进口大米等。
面对高温气候,各国有个别的应对之策,但在区域跨境问题上集体努力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