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作为英国自由民主党选举候选人,我参加了两个层级的地方政府议员竞选,最后排名第二输给保守党,未能胜选。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代移民,我对结果感到非常自豪,并为英国选民对移民的信任喝彩,因为他们对我的亚洲长相以及中国口音并不在意。
尽管我已经在英国生活19年,但因为思维方式仍然与英国人有差异,那些英国选民已经见惯不怪的现实,在我眼里惊讶异常,因为英国人竟然不喜欢做官。
我成为选举候选人非常偶然。今年3月,我加入自民党。自民党华人创始人之一杜淑真很快就将我介绍给当地的党支部。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地方党支部马上写邮件邀请我参加地方竞选,此时离竞选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也就是面试了一小时,其实更像是聊天,我神速成为法定候选人。当时我还以为自己有多优秀,光速一样就升级到了多少华人不敢想的位置,后来才发现事实远非如此。
英国人崇尚追捧的是明星职业,比如足球、影视、流行歌坛、厨艺等等;最近社交媒体博主成了最红的职业之一,令许多英国孩子心向往之。可是地方议员候选人在英国人眼里不是什么好工作,又累又没钱,责任重,还不时遭选民骂。不过,英国人还是对地方议员参选人持赞许与感谢态度,因为知道他们愿意服务社区。
上周我参加自民党的聚会,一位自民党镇政府(town council)议员告诉我,她所在的镇政府找不到足够参选人,所以没法展开选举,后来是靠直接向民众呼吁“谁愿意当议员”,只要报名,就可以直接成为镇议员。请留意,镇议员是英国最底层的政治级别,没有工资,形同做义工。
可在我参选之前,“议员候选人”这词在中国文字里可是个带着光环的好词。天晓得为什么,一个没有民主选举的国家,媒体会去称赞与鼓励华人在其他国家参加竞选?我参选的整个过程,都有中国以及其他海外华人为我点赞。
中国与英国对议员的理解一定非常不同,否则不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异。
根据英国2022年对地方议员的全国普查:“2022年,地方议员平均年龄60岁。40%的议员由退休人士担任。五个议员中有三个(61.4%)是志愿者或无偿服务。”
这里我必须简要介绍英国的地方政治结构。
地方选举是中国汉语教材与媒体报道材料里的盲点,我最初进入,也是糊里糊涂,连英国辖区分类与名字都搞不清。因为英国1000年历史下来,除了内战时期出现过短暂的共和国之外,没有经过大的动荡,更不要说改朝换代——如今的查尔斯三世的祖先,就是1000年前攻占并统治英伦岛的法国征服者威廉。英国不存在类似中国那样的省市划分,也不是美国那样有统一而明确划分的州县,相反,各地的管辖是历史上传统顺延下来,不存在其他国家那种突然换了新主人,可以一刀切地重新洗牌规范设置。英国是个按照传统办事的国家,故此要说清地方政治的概貌,我现在的认识仍然浅薄。
选区分两个层级。高的叫constituency(大选区),低一级的叫ward(小选区)。我居住地的大选区,名字是North Somerset(北萨默塞特),因为亲身参与了竞选,现在我能基本说明此地的政治权力结构。
英国的政治权力来自于选民的投票,我所在选区(请注意,我这个选区与伦敦选区是同等地位,但里面没有一个城市,全是镇和村。故此不要以中国的省市和省会划分来理解英国地方政治)分为三个权力层级:大选区选出国会议员,地方议员选举选出其他两个层级议员,分别是district council(类似郡的概念,但郡早已不是英国的常用词,或者大概类似于中国的省)议员,以及镇政府议员。
一名议员要照顾约3000名选民,所以我所在的小选区是最小的投票单位,选民3000人左右;如果是6000人的选区,则设有两名议员。
谁都可以申请竞选议员。各党派鼓励少数族裔移民参选,所以我此前对于长相与口音的担心是多余的;职业方面没有任何要求,各行各业均可,无职业亦可;全职人士亦可以申请,只要忙得过来。因为地方议员类似兼职工作,无须坐班,只须平时阅读大量文件,定时开会讨论并投票表决。District council级别的议员相对较忙,属于有工资的工作,我们地区付给议员的年工资大概是2万镑;镇政府议员一年只聚集几次,属于慈善类型工作,没有报酬。
我撰写英国政治文章多年,一直关注国会议员层面,知道做英国议员与政治人物必须干干净净,半点错误都不能犯。去年,前首相约翰逊就因为在“派对门”事件撒谎,被迫下台。可政治人物没讲实话,在许多国家都不是件事啊!我七年前曾经在唐宁街十号做访问,当时对英国的了解还不够深入,被首相府内部简陋的办公环境惊吓到了,因为中国政府办公室都极具排场,首相府办公室的设置却简单而朴素,我被招待用一次性纸杯喝茶。首相办公室的门和任何英国民居家的门一样,材料普通,只是简单的白色,没有任何装饰。
英国政治人物早就习惯无时无刻接受自由媒体放大镜般的监督,压根不敢贪污,也不敢浪费纳税人的钱。我从未听说哪个英国政治人物贪污被控,常见的控告往往是议员报销时,“用纳税人的钱报了自己的私人账单”。在这样严酷的监控环境下,英国百姓对政治人物的印象仍然是“他们贪婪,而且经常贪污”。
此次参选,令我明白:在中国,做官令人向往,因为意味着金钱与权力;在英国,做官(尤其是地方议员级别)只意味着责任与义务,无利可图,甚至是义工性质。难怪英国人不爱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