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的中国到来,时代现象下青年该如何看待?-中国讯息网

老龄化的中国到来,时代现象下青年该如何看待?

作者:中国讯息网 阅读量:7911 发布时间:2023-05-28 11:48:47

国家老龄化就快到了,按照联合国的定义,我国人口也多,到时将步入“超老龄化社会”。“超老龄化”表示国人的平均寿命延长,国家必须动用更多资源,迎接这个时代的到来。政府对这个课题的关心毋庸置疑,但是年轻一代对未来的社会趋势展望有什么看法?我们在应对老龄化社会问题时不能顾此失彼,青年怎么想,他们是喜多于忧(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未来的日子也很长),还是忧多于喜(因为中短期内必须分担更重的社会成本)?

相对而言,政府应对老龄社会的政策更容易让人评估,青年问题涉及年轻一代个人的欲望、社会价值观,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政治取向。

过去几年来,青年问题的议程已逐渐浮出台面,各界都有所动静,但又似乎不在一般人的视线内。

老龄化问题,如卫生保健、晚年和临终的照顾,这些是实际的问题,看得到,摸得着。但年轻人的问题涉及他们的思维和价值观。国际未来发展走向,年轻人必须有更大的话语权,满足他们的决策参与感,对政府而言是更大的挑战,这不单是钱可以解决的问题。

国家应该尽快普及,让更多青年人参与政策讨论与制定,并将他们的提案提升到国家层面和平台,以供考虑。以开发他们在课堂之外的领导潜能、加深他们对国家课题的理解,以及通过与不同背景的同龄人互动,拓展他们的视野和软技能。

政府需要提供更多机会,让青年参与政策的共同制定。多和青年沟通,通过信息共享与深入探讨,让年轻人理解制定政策的复杂性,为国家的未来建言献策。

根据调查,随着疫情中恢复,年轻人持续关注的话题包括生活成本、就业与经济、心理健康、科技发展、社会包容、群体和谐、环境可持续等。

关键在于,政府在与青年参与者分享信息,能够分享到什么程度?

过去一二十年,政府关心年轻一代的人生欲望,包括买车、买房、结婚、信用借款,并且都想办法为年轻人实现了。这些是物质的欲望。今天的年轻人的期望,既关心生活费,也有更多非物质的诉求。

年轻人把注意力放在个人身上,尤其是工作的机会。这反映了我国所投入的资源,尤其是在教育方面需要加强,以支持不同的发展途径、技能和志向。

年轻一代会不会过度关注个人利益,而忘了国际大趋势大背景下,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政府要青年参与决策过程,目的也许是要年轻人了解治国是个复杂的工程,是社会和政治考量如何平衡的问题。

青年对国家前途最能有所贡献的应该是多生孩子,青年谈决策话语权、关心生活费、买房租房需求、科技发展、心理健康等等,却对生育问题视而不见,到最后可能沦为“空谈国是”。很多方面的问题,政府都能提出预备的方案,唯独鼓励年轻一代早结婚多生孩子,无法取得年轻一代的共识,年轻人不给力不加油,最阻碍国家前途的一道坎,将一直摆在我们前进的路上。政府应该想办法为年轻人解决关注的问题,这样年轻人才能有心去帮助国家发展。

解决国家老龄化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靠政府更靠年轻一代,否则今天的问题仍将继续困扰着未来的政府和未来的一代。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老龄化的中国到来,时代现象下青年该如何看待?”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