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是免费的,未来总有人付出代价-中国讯息网

没有什么是免费的,未来总有人付出代价

作者:魏瑜嶙 阅读量:6752 发布时间:2023-05-28 11:15:10

不久前出席一场活动,主办方请宾客上餐厅吃饭,任由大家随意点餐。同行的友人毫不客气,不仅点了最贵的套餐,还加点了一份主食和一份配菜。

我看这分量惊人,于是问他是否吃得完。他理直气壮地告诉我:“不需要替主办单位省钱”,跟着还怂恿大家多点一些。这名友人后来吃撑了,多点的那份主食只挑肉吃,饭都扔了。

在另一个场合上,与同一名友人聊到购物袋收费的问题时,他说现在都用环保袋来扔垃圾,因为参加活动经常会收到以环保袋装的礼包,所以家里的环保袋多到用不完。问他既然嫌多,那为什么还要拿,他回答“反正是免费的,不拿白不拿”。

不拿白不拿,我想这是许多人都抱持的心态。回想起来,过去的我何尝不是呢?

身为记者,我每周都会采访好几个活动,常常会收到主办方发的礼包和活动赠品。过去对环境课题意识还不那么强烈的时候,我通常不会多想,人家给什么就收什么。

日复一日积累下来,这些礼品的数量还蛮可观的。当东西堆满办公桌时,它们在我眼中通通成了垃圾,恨不得全部扔掉,还我干净整齐的空间。不过整理的过程中,怎么都还是需要花时间把物品都看一遍,才能决定要丢什么。

为了不制造更多垃圾,也为自己节省时间,现在我都尽量不拿主办单位送的礼包,就算是事先放在媒体座位上的,我也会礼貌地退还给公关。

无论是外面礼包、家用回收箱,或是活动上派发的礼包和赠品,重要的是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决定是否索取,而不只是贪图免费。

塑料制品的原材料来自石油,开采和提炼石油是个非常耗费能源,以及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的过程。

回想起友人告诉我他拿“免费”的环保袋当垃圾袋用,我当下虽然感到生气,但是并未立即反驳。

那时应该告诉他的是,没有什么是免费的,就算现在无须为所浪费的环保袋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未来总有人必须承担。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没有什么是免费的,未来总有人付出代价”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