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过三代的百般理由-中国讯息网

富不过三代的百般理由

作者:陈迎竹 阅读量:9037 发布时间:2023-05-07 21:37:44

富不过三代的观念源自中国,但在其他文化里也不乏类似经验总结。有美国人形象地描述这个过程:曾祖父走路三小时去工作——祖父走路半小时去工作——爸爸开车去工作——儿子开名车去工作——孙子走路去工作。

无论说的是几代,都是人们感慨于“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桃花扇》唱词)的变迁。几十年间一个家族的命运,够长命的外人是看得清的,因而中国文学特别多类似的感触或者嘲讽。

然而中国家族企业衰败的快速还是令人怵目,无法像日本那样绵延百年千年,最重要原因是王朝兴替过于频繁,200多年一个朝代,恰是一个家族企业从起步到衰败三四代人之间的事。 

在皇权制度下,一朝天子一朝臣,企业经营再成功,对官场的笼络、巴结、攀附,很容易在官场和权势逆转后祸及家门与事业。这种灾难甚至根本不必等三代,创业者有生之年就可能经历一切。清代徽商代表、在杭州发达的晚清首富胡雪岩就是一例,下场是“人亡财尽,无产可封”。

同为清代以盐业和金融业称霸中国商界的晋商,哪怕比华尔街早上100年发展出山西金融中心,仍不能免于变成历史灰烬的命运。当然,后来的共产化历程,也是许多企业彻底失去活力的原因。这同样是朝代更替的结果。

除了政治因素,人性因素也是企业衰败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家族企业,如果枝繁叶茂却不团结,或继承者才德不够,都足以败家业。

现代中国由于全面共产化的历史,百年以上企业极少。相对地,日本有3万3000家以上(另说2万5000家和10万家)的百年企业,1300家以上的300年企业,和至少七家超过千年的企业,其中木造建筑业的金刚组、生花及茶道教学业的池坊花道会都超过1400年;旅馆业的庆云馆、古man、善吾楼都超过1300年。

另外,佛具用品业的田中伊雅和旅馆业的佐勘,也都超过千年。在欧洲,延续数百年乃至千年的公司商号也不在少数。

东西方都有很多人探究日本企业的长寿秘方,日本学者野村进著作《一千年的志气:永不衰竭的企业竞争力》简单总结了几个共同点。

一、允许家族以外优秀人才出任经营者,甚至绝不任人唯亲;二、迅速应对时代变化,包括增设部门涉足新业务,创造新产品;三、不抛弃创业之初的祖业,哪怕已经不是主要盈利来源;四、保留家训之类的历史并且继续遵行。后两者是企业之所以绵延千百年仍被视为同一家的灵魂。

野村进访问了19家百年以上老店,总结了不少值得深思的教训。创新而长寿的结果就是:做酱油的会从酿造技术研发出自动除羊毛的药剂,开钱庄的变成手机来电震动功能的零件商,做金箔的也做出了面膜。

因此,所谓几百年老店绝不是一成不变,不变的主要是祖业或说原始业务的传承,当然也包括名称,以及创业者积累下来的精神遗产。

谈富不过三代的原因,总是容易聚焦在家族教育、人才培养、匠人精神、团结与否等等;其实更重要的,却是企业之外的政治体制对企业和个人的干扰。

从日本和欧洲长寿企业和家族的命运可知,企业发展最大的敌人,是一个缺乏制衡、生杀予夺的政治体制,它足以破坏一个国家的企业生态、创业精神乃至经济活力和秩序,导致很多人财富传不过三代。当然,今时今日,全球企业家和富人都懂得自由流动,一个地方的政治体系不行就移居别处,至少能免于人财两失的祸殃。  

企业和个人要面对能否延续的问题,国家和体制也是。

国家当然比企业复杂得多,特别是民主国家,政治人物要照顾很多方面的利益平衡。从各种言论就可以看出,治国一点都不是烹小鲜那么简单,关键是有没有放入心思去治理,用符合常识的理性,以现实为依据,作长远的思考。

如果政治人物想的都是自己和同党的利益,把国家私有化如帝王政治,把人民当肉票如极权领袖,这对所有富人都是祸患,对希望努力致富的有志国民都是伤害。一叶落而知秋至,富人逃而知政苛,此之谓也。

但在传承方面,国家和企业也有共同点。以日本企业的经验来说,那就是尽可能选出贤能者治理,不断跟着时代或市场变通经营手法,在政策上推陈出新(如产品)满足人民和国家发展的需要;但与此同时,时时牢记国家存在的目的,国家建设的初衷,以及国家权力的来源。

另外,其他日本研究的结论还有同样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主(人民)把企业(国家)世代相传的强烈愿望,不让企业在艰困中走上结束的命运。

政治的核心是为了人民福祉,为人民福祉该做的事,有些是政府要干预,有些则要放手。随着时局变化,要做各种调节。那么复杂的事,肯定要广泛了解民意民情才能理出脉络,不能一拍脑门想当然耳。

长寿的企业经营必定能靠着理性为自己创造利润,为社会制造就业,也为国家增添财富;良好的政治则能反过来为企业创造有利的经营环境,也为人民创造发挥潜能的空间。

富不过三代的理由,细究可能千百般;传承千百年的理由也远超过上述几个,但决定性条件是人和企业身处的政治环境不能太坏。

国家能不能富过三代,更是与政治绝对相关。

一代人而由富返贫的国家,当世不胜枚举;三代而返贫,从一家到一国,也不罕见。只不过碰上返贫的大时代,富人可以跑,穷人可以溜,国家败坏了,该找谁问理由?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富不过三代的百般理由”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