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教育的反思: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模式-中国讯息网

中国式教育的反思: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模式

作者:中国讯息网 阅读量:6571 发布时间:2023-03-26 18:29:24

题记:关于教育的争议话题不断充斥互联网,现实总显得格外残酷。网络又揿起了对中国式教育的反思,可反思过后,难免心生无奈。我们知其残酷,却又身不由己,因我们本就是这残酷流水线中的一环链条。痛诉教育缺乏人性、理解老朽的家长不在少数,可一句给你名额又能让多少痛诉转为谄媚?中国式教育里,失去尊严的可不只是孩子,还有家长。

相信大家都已经在今年感受到了科技的发展,美国的ChatGPT、苹果M1芯片、马斯克的飞船、星链,可以说科技水平突飞猛进,但是我国的创新却......

我们的创新和身份很不匹配,在国际上我们被冠上世纪第二大经济体的名头,可我们的新科技始终没有人家西方厉害。

现状是残酷的,问题是严峻的,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卦哥家认为,还是出在教育。当教育是为一个社会的经济崛起而发展时候,创造创新我觉得会更好。

去年底的彻底放开后,在年前参加了一个活动,大家基本就是对3年后的放开很开心,参加的也大多是优秀高校和国外的青年。活动没主持人,也没C位,没人开场讲话,大家随便站立或者随便找位置坐地上,谈各地的文明和文学,讨论共同关心的话题。各种思想开始碰撞,西方文化和我们文化开始融合,各种新思想由此诞生。

前不久刷到一个恶作剧视频,一个初中生的美国男孩在教室向一个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学生求婚,这种思路真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国内的初中学生,哪里有这种想法?中国的学生基本上都会与政治躲的远远的,老师讲同性恋的课也会当成敏感话题看。

我们的教育模式,很多当下国外放开的话题一般我们的学校是不敢拿到教学之中的。即使有关于教育的话题讨论,中国家长也不敢公开的去说,或者发表观点,学生更是不会去说。

教育的模式陈旧,这几百年来从科举到上世纪的苏式到后面的毛式都是自成特色,现在我们的顶尖人才和西方国家比差距不是一点点。三四十年来,我们还是只能靠市场换技术,靠山寨和模仿。最近的文心一言出自百度其实也不意外,BATJ和字节哪个不是模仿的美国公司?我们只能靠这些,来追赶西方经济发展,发展的差距说到底就是这些的差距。

中西方的教育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教师的思想。西方的教师尊重学生,进行的是启发的教学,学校也实行学术和发言无拘无束,从小就提倡学生大胆创造,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批判式思想的人。西方在当下的教学已经开始用最新的科技和人文思想,进行一场更新层次的教学,把世界的开放和包容一起整合,形成一个最新的教育气场。

现在西方的教育中,也在学我们中国文化的内容,不仅是我们学生在学的,还有我们不能学和不能讨论和学习的知识西方学生也在学习。未来全球竞争加大,如果不进行变化差距可能会继续扩大。

在本月初的会议上,代表陈霞也给出建议,要推广逻辑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推理和说理。是啊,现在我们的教育非常单一,教材的文科学习还处于农耕时代,可以说教育中这一块还是在空白状态。理科方面也是,前不久上海市教委倪闽景就说:“中国理科课程落后世界70年,大量内容是200年以前的知识。”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也在培养学生方面发表了观点,他表示:“我国的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问题,严重到让诚实守信、一诺千金、忠厚老实、安分守己和遵纪守法导致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无路可走。因为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很容易吃亏,大环境已被污染,一股股清流就显得格格不入!”

中国的教育最终问题卦哥家认为还是出在教育思想上。现在的教育,不仅还在受科举制度的影响,也还受前苏联填鸭式教习的影响,一直注重的就是死记硬背,老师们和学生们已经从思想上缺乏创新,也不敢随便创新。这些年经常爆出老师课堂上的敏感话被曝光,导致现在老师们教学时候更加小心,上课时候照着教材读,按规定读一遍就行。而学生也很厉害,可以说背书的技能很赞,虽然没创新思想。老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也辛苦。

在建国后我们的教育,虽然从科举后进行了改变,但因为时代不同,教育以生产和劳动相结合、与工农兵相结合和防资本主义。学校被要求开门办学,和工厂、农村、工人、贫下中农合作办学,学生被要求学工人、学农民、学军人和防止西方思想。

在后面开始发展经济后,中国教育进行了大的变化。教育开始产业化发展,以赚钱为出发点,今天一则新闻就是学校倒闭学生收拾行囊回家。随着前两年进行教育行业整顿后,教学为赚钱的模式好了些,教育公司破产的破产裁员的裁员。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教育行业出现了校长和老师躺平式教学思想,学生可以举报老师的规定也让好老师不敢随便创新。更甚者,很多幼儿园都开始了,总做一些看不懂的做法,让幼儿园的孩子进行不符合这个年龄的教育,就像是那些穿红军服进行所谓走长征路的做法,这本不该是幼儿园时期孩子应该学的。

还有一个就是英语,在我们一心开始发展经济时候,很受重视,但最近这些年让英语退出高考的声浪越来越高,连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也说高考应该取消英语。如果英语取消了,卦哥家可以说很多学生出国的道路就堵死了,符合国际化的人才也会减少,更多的学生会被逼的去读国际学校。本来国内研究生招生就有限,优秀的北大清华这种招生数也不多,很多优秀的学生可以通过出国旅学缓解学生过剩的压力,这批人也不再少数,被禁止后高考会更卷。

说了这么多,其实教育还是要改革才能解决问题。但现在的教育环境,是好还是不好却没有答案。学生家长说不好,不改革就送孩子出国学习。教育部门说好,暂时不打算改。好不好,小编觉得也就未来历史才能给出答案。

大家都没找到正解时候,学生的家长就选择了用行动解决问题。中国的家庭想送孩子出国读书的大概在一千万人左右,以前管的不严随便出去学习,可是现在不仅是学生的流失问题了,还有财富的流失问题。所以今年,对送孩子出国学习的现象进行了收紧,街道和户口地对出国学习的申请都在进行比过去复杂一点的审核。当然,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成本高地方财政压力大,暂时可能有用但最终还是拦不住的。

教育的问题这些年其实一直在折腾,就像是卦哥家之前说的,每次教改改的老百姓更读不起书,教育成本过高也导致现在年轻人不敢生娃。当然,本文不是讨论教育成本的,是讨论教育模式上,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教出符合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人才,到底什么样才能培养出科技领域创新人才,需要继续进行研究并快速改革。

科技的发展,不仅是努力和奋斗就行,思想上从小开始培养创新和创造的意识,培养批判性思维,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创新,才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中有顶尖人才引领中国的科技创新。要改变中国现在教育问题现在,改变科技创新现状,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加快改革。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中国式教育的反思: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模式”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