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将满周年,在2月17日到19日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中,美中交锋,备受瞩目。而在美国总统拜登20日闪电造访乌克兰之后,俄罗斯总统普京旋即在21日发表国情咨文,痛斥引战的是西方国家,并强调俄国绝对不会是输家。种种迹象显示,今年国际政经情势仍将笼罩在美中对抗,以及俄乌持久战的阴霾之下,任何的擦枪走火或阴错阳差,都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分裂。
在国际的场域,政治信任,建立很难,要摧毁,则很容易。去年11月底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尼G20峰会见面,本已铺陈出今年开春“拜习会”的良好氛围。没想到,一度出现转机的美中关系,因为近期“侦察气球”事件搅局,又急转直下。在美国击落气球后,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痛批“(美国)行为匪夷所思,近乎歇斯底里”。其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王毅在第三方外交场合(慕尼黑会议)会谈时,也是相互指责,不欢而散,再加上各自公布针对彼此企业的制裁,这似乎预告,在5月19日到21日的广岛G7高峰会之前,“拜习会”的举行颇有难度。
内政,是外交的延长。面对来自众议院共和党新议长麦卡锡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以及新闻媒体在短期间大篇幅的密集报道,美国朝野政党和民众有志一同的“抗中”气氛,延伸到每年在德国举办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并不利于“拜习会”的“会前会”协商。天外飞来的“侦察气球”导致布林肯推迟原订2月5日访问北京的行程,就算事后拜登出面强调,四个被击落的气球,有三个都不是来自于中国,也已经无助于双方外交高层的会谈。
事实上,美国和中国在短中长期必须进行对话,拜登本人也深知此一议题的重要性,他从政资历超过50年,当年正因为见多识广的外交专长,而获邀担任奥巴马总统的副手。但现阶段横亘在拜登眼前的内政与外交问题复杂,势必牵动他“抗中”的强度。
就今年有待解决的问题清单而言,不管拜登会否在3月宣布竞选连任,如何有效抑制通膨,还有让联邦政府渡过关门危机,是他必须在半年内立即解决的课题。由于联准会(Fed)去年强势升息,与之同时,身为美国第二大债权国的中国则是大幅度减持美债。另一方面,联邦债务触及法定的上限,受制于共和党在众议院席次过半,仍有待两党寻求解方,因为还本付息占联邦政府支出逼近10%,将成为不可承受之重,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而且,就算两党能达成暂时的政治协议,修法提高法定的债务上限,如何在今年说服国际买家多买美债,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这本是美中两位领导人正式会谈的议题之一,也意味着布林肯和王毅进行“会前会”的必要性。然而气球事件让在野的共和党捡到枪,拜登政府被逼着对中国硬起来,也让自己陷入困境。
在中期方面,明年11月的美国总统大选,对于民主党和共和党来说,都必须全力求胜。然而,政治情境却很难求完美。一方面,疫情过后的美国经济,会是软着陆或硬着陆?不仅攸关国内的稳定,更攸关美中国力的此消彼长,兹事体大。另一方面,由于两党有志问鼎大位的政治人物,势必要提出激烈的政策主张和竞选政见,以求在党内初选脱颖而出,进而争取总统大选的选票,则在“抗中”的加码氛围下,未见成效的贸易战和科技制裁势必一波接一波。
在长期方面,无论拜登连任与否,下一任美国总统在届满的2028年之前,民主共和两党在争议很大的内政问题上,很难有妥协的余地,而这将压缩新总统在国际政治的外交斡旋空间。从目前不同政党长期执政的各州,对于堕胎法令规范与执行的对立,共和党执政的州政府,坚持维护人民拥有和使用枪支的宪法保障权利,禁止公立学校教导和使用“同志-双性-跨性别-其他”(LBGTQ+)的相关书籍,再到民主党政府希望全力发展再生能源,努力达成净零碳排的阶段时程,因为涉及政党的意识型态之争,从而成为无解的政治难题。内政问题无法争取到选票,则“同仇敌忾,枪口对外”就成为两党共同选项,美国总统站在国际舞台上,外交政策的合纵连横,也将会更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