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森林与中美竞合-中国讯息网

黑暗森林与中美竞合

作者:中国讯息网 阅读量:5749 发布时间:2023-02-04 16:01:24

2015年“雨果奖”(Hugo Award)最佳小说奖作品《三体》,问世十余年,终于在1月中改编成电视剧上映。中国大陆开播后口碑不俗,在腾讯视频的点击量破纪录,风评也远胜过去年12月推出的《三体》动画剧。

《三体》作者刘慈欣的想像力丰富,创造力惊人。该书问世十年,已有英文、德文、日文、韩文等20多种语言的译本。《三体》的叙事架构宏大,对科幻小说迷特别有吸引力,但又不拘泥于科技细节,更富含哲学深意。连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卸任前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都特别提到:“最近我为了逃避现实而读了一本书,最后却发现这书十分深刻。这科幻小说一套三本,叫做《三体》系列。《三体》实在是太有想像力了,十分有趣。故事背景十分宏大,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平时国会和我的工作,都是在斤斤计较于一些很小的事情,而不是去担心外星人入侵。”

《三体》讲述地球人和“三体人”之间惊心动魄的星际战争。三体人居住在距地球4光年外,因处在有3颗恒星的星系而得名。由于生存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三体人发展出独特的治理体系与“技术爆炸”的高度文明。书中阐述宇宙文明竞争的“黑暗森林法则”:每个星际文明都像是带枪的猎人,如幽灵般潜行于林间,隐藏行踪竭力不发出脚步声,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发现了别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猎人,也不管是天使或魔鬼,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是永恆的威胁来源。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成为被攻击的目标而遭消灭。

暴露就会灭亡的“黑暗森林”法则是基于两点前提:“猜疑链”和“技术爆炸”。简单的说,文明之间猜疑对方是否有意攻击自己,并难以判断对方的意图或向对方表明自己的意图,而技术爆炸的文明拥有瞬间消灭他方的技术。于是暴露即危机,相遇即灾难。

人类历史上的文明冲突,某种程度而言也像宇宙星际间的“黑暗森林”。特别是海权时代之后,不少所谓“新大陆”原住民人口被帝国主义扩张者大规模灭绝,令人记忆犹新。《三体》书中不断提出的“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赶尽杀绝,是对一个文明的最高重视”观点,如同演化生物学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著《自私的基因》裡的观察,小至细菌、病毒,大至植物、昆虫、动物、人类,都是基因的宿主。而所有基因的目标就是自我延续,为生存而战,自私且野蛮。不过,这种“黑暗森林”法则所推崇的生存至上思想,被中国大陆评论家认为是马基维利式的英雄主义,与启蒙主义以来的政治正确背道而驰。

然而,从“黑暗森林”的生存角度来看中美竞争,不难理解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s)人对华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猜疑,因为他们不久前曾以此思维对付了不少落后的“新大陆”原住民。虽然此8字出自距今近3千年前的《左传》,但中华文明不断演化,千百年来历经外族入侵与统治,却能以自身的文化底蕴同化异族,成为有容乃大的民族大熔炉。不少曾经的南蛮北夷,也已成为民族组成的一部分。因此历经百年耻辱之后,中国大陆强调和平崛起,倡议多元的共融发展,并无意以征服其他文明为目标。

刘慈欣在解释《三体》畅销全球的现象时也说:“科幻创作有个最本质、最明显的特点:科幻关注的是跨越文明、跨越种族的全人类问题。在科幻作品里,人类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诚然,中、美两大国早就不是黑暗森林里潜行的猎人,都不具备消灭对方的技术代差优势,也无须因猜疑而走入互相毁灭的死胡同。种族、宗教、政治制度的差异,是文化多样性的珍贵资产。在外星人入侵地球出现之前,全球政治家们所面对的共同敌人,应该是区域发展不均、所得分配恶化、气候异常变化、地球资源匮乏等迫在眼前的问题。

无论外星文明是否存在,至少在地球上,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创造和传承历久弥新,早就走出了黑暗森林的迷雾。我们深知,文明不仅是生存与繁殖,还有文化的合作与发展。愈早理解这点的西方海权大国,就能愈早走出黑暗森林的“零和赛局”思维,以国际互利合作,为国内庶民百姓创造真正的福祉!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 黑暗森林与中美竞合”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