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济中民企对经济贡献占了大多数,要是没有官方的支持,国企是做不起来的。民间经济富,中国富;民营经济衰,全国经济衰。
最近文件频出,都在表示要保护民企,促进民间企业发展,但做起来卦哥家认为这还是有个很大的门槛在挡着。这道门槛不搞掉,民企永远只是陪国企玩的份,最终还是国进民退的经济现状。
开放已经四十多年,民营们睡过好觉么?国内基本上一直都有鄙视民企的现状,优秀年轻人都是想办法挤进国企不想去民企,动不动还有各种整顿落到民企头上。而其它地方,如这些年发展快的印度和越南就没这些情况,越南由于过去2年发展快导致腐败严重近期更是反腐直接让众多高官都被调查。
纵观这些年发展快的国家,都是私有企业是创新的主力军,私有经济也取得快速发展。我们和他们的差距在哪里,已经很明显,我们的发展2022年才只有3%增长,2023可能压力更大,而我们并不富裕,还有数亿的贫穷农民。
就在前不久的经济会议为民企发展定下“两个毫不动摇”开始,经济界就充满了呼声,让这么多年以来一直炮轰民企的经济学家可以认错。显然,这是不现实的。
“两个毫不动摇”从理论上来说,也属于中国特色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模式,所以那些人不认错也和他们心态有关,因为他们可能是说的早了而已但他们认为没错。最近有关会议也说我们的经济发展进入到了重要和问题突发阶段,其实这也和经济在近年发展走老模式有关,是基本面影响了。要是把那些喷民企的人不愿意道歉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明显的可以看到我们发展中所有制的问题有多重要。
因此对于有关经济文件的细节研究,就需要思考实现计划所需要的制度交易成本。需求减少、供给压力、预期减少都不是最近才有的问题,21年时候这些问题也提出了但是一样没解决。最近再次提出,今年能不能做到,更是个未知数,毕竟经济压力很大。
我们国家如何才能走出当下的经济压力,我们不说国际问题的影响,就说我们内部自己的问题。过去土地的国进民退最终让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环境彻底受到冲击,而经济发展的国进民退则直接导致民营企业大批量的死掉。关于农村问题,前几篇卦哥家写过相关文章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本文只着重讲经济。
目前中国的农民高达6亿人之多,民间资本更是覆盖大约3亿人之巨,最近这几年因经济发展滞缓受到波及的人口高达60%多。12月解封后各地快速进行经济刺激,股市持续上涨2月之多引领全球,12月底的经济会议更是直接点出民营企业的问题,会议结束后中概股大幅反弹,滴滴出行与蚂蚁集团等垄断的互联网公司整顿都已结束。
可是,受到的打击在过去一年太大了,农民、民企、新市民是受到冲击最大的群体,而国企发展却大幅度加快增长。市场主要群体已经伤心欲绝,普遍信心已死,喷民企的网红伪经济学家也不愿意认错。受影响的群体在看到年底众多国企和垄断行业公司庆功的新闻时候,经济会议对市场信心的修复没达到预期。
在1987年的重要会议上,当时我国确定了社会发展主义的初级理论,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作为我们经济发展的基本制度。
后面在1998年时候,当时开始进行了三年的国企改革,主要核心就是民进国退的经济发展方向。
其后在2002年时候我们也是确立了“两个毫不动摇”,给民营经济信心,为民营企业增加发展韧劲,这次是在加入WTO的背景下进行的一系列改变,对中国经济20多年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在2年后,2004年,中国发生了震惊全球的“郎顾之争”争论。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当时提出了“保姆理论”对民企格林柯尔公司进行了针对性的攻击,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国进民退标志性热点,从这一年和这次热点后中国开始走了国进民退的经济发展方向。后面郎咸平的一系列手段,将对手顾雏军给送进了监狱并判刑10年,而顾雏军当时是一个知名的民营企业家,后面在2022年广东省高院宣布给顾雏军国家赔偿,赔偿顾雏军人28.7万余元,精神抚慰金14.3万元,返还罚金8万元及利息。这个热点到此才算结束,10多年里郎咸平在广东卫视的郎眼财经做节目,收获了大量流量并提出了很多争议性的观点,还涉及到多个P2P平台的暴雷问题。
其实我们当初进行改革开放,就是对过去的社会和经济管理进行放松,不再讨论什么主义、政治,一心的只发展经济,搞活经济。而最重要的就是放开,因为放开了才可以活,只有民间资本活跃才能让整体经济上去。虽然那时候说了改革开放不会变,但后面发展逐渐还是变了,口号没变但是形式已经大变,当然这之中也可能有各种形势的问题。
在政治学之中,变一直是个争议问题。这些年民企受到影响无数,上至上万亿数千亿美金市值的公司,下至开一个小门面做生意的个体,均出现大量欲置民营企业于死地的案例。著名的卦哥家不多写大家都听说过,不著名的最近热播的剧《县委大院》里面就很多案例,针对民企和路边小店的问题,地方管理部门隔三差五收拾这些民间资本,剧中或许展示的只是冰山一角。
除了经济外,这些年为民企高呼的人也一个个消失在舆论中。受到互联网发展影响,抖音和微博等平台在国内互联网中已经引领舆论走势,为民企高呼的人总会有个什么事然后被无限放大然后全网批判只能退网,导致特别在去年经济下行严重的情况下已经没有人敢为民企说真话。专家人人自危怕被批判,不敢发表真实观点,社会越走越偏,经济持续压力加大。
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的贡献非常大,覆盖人口也更多,企业总数也是占据9成之高。民企的发展受到影响后,被国企挤的市场越来越小,几亿人的就业变得岌岌可危。
有些问题我们不讨论,不代表不存在。当正确的理论,再无践行者时候就会受到影响,毕竟人是自私的都会为自己考虑,会让发展向有利自己的方向走。而这中间不管如何变化,最终成本都会增加,这损失的还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去年大家相信都深有体会。
这些年很多民营企业家选择不要公司,移民或者退休,而对于公司来说创始人才是企业核心,这就导致这些公司发展开始受到影响。创业心态消失,敢干敢做的人不再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避免不了受到波及,楼市萧条、不敢消费、不敢旅游、不敢贷款等等越来越多的问题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国企发展却依然变好,看着私企出事也幸灾乐祸,反正自己铁饭碗过得好就行。就这样,民营经济信心彻底崩溃。
因此,在发展经济之中,需要有制度来彻底确定才行,不能靠说不做。发展最终都是靠人,不能总想着让民企牺牲自己,要让民企感受到民富才能国强。其实一个国家的发展是企业和全体民众的事情,并非单单是国家的事情,将市场多交给私企不仅可以促进创新还可以提高效率,互联网发展的十几年就很明显,私企把互联网在短期做起来了。
虽然多次发文都说改善民企情况,但具体的方向还是欠缺。卦哥家认为可以直白一点,在财产公开、免费医疗、为民企解困这些实际问题上多说说,否则下面执行的基层还是靠自己想法进行管理。很多问题都是到了无法回避时候才关注,像是制造业再厉害但是制药却不如印度,芯片几年投数万亿进去华为手机现在却还没芯片可用,这种太多太多。。。。
由于经济下行太厉害,2022年GDP只增长3%,所以才开始稳民企出文件,但之前不久还在批民企的人没一个出来认错也没官方层面对这些人进行整治。其实大家都懂,就是没人说,民企已经失去信心,现在就喊几句却不做,可以说民间经济已经到了必须国家层面给来一剂强力加强针的时刻。
官方层面在前不久的文件提出,要对社会上和舆论上对民企进行攻击的进行亮明态度,毫不含糊予以斗争,但到现在还是没有动静。
这些年舆论中出现很多声音,卦哥家简单查了下,像是狠批张五常、吴敬琏等经济学家“鼓吹私有制”的人大教授周新城,宣扬“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应逐渐离场”的吴小平,号召要搞“人民经济”的人大教授温铁军,以及大批特批国企转制做手脚的柳传志的司马南,还有炮轰资本无序扩张的李光满。这些人的言论都引起争议,很多网友要求给他们消号,但到现在这些人还活跃。
我们是一个走社会发展主义的环境,而消灭私有制是理论上的理想,但初级阶段理论又必须私营企业给就业机会并多纳税,所以现在这样做也没办法。
从道路上来说,在发展路线和制度问题上我们是必须消灭私有制的,必须坚持国有经济这个路线。
从手段上来说,在发展中和经济增长上需要让民营资本发展起来,让民企的高光时刻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在重要时候官方必须让步,多给民企发展出政策和刺激措施,让民营资本放开手大胆做。
虽然这种看似有所矛盾的做法,很容易受到非议,但这是最基本的问题,如果基本问题不解决,很多问题就是死循环的无解状态。
这些年的发展,很明显的就是民企们已经在所有制的不断变化中,被折腾的身心疲惫,一代代的民营企业被折腾的元气大伤。国企好那就继续让他们拥有所有优先权把,民企也不再有高期望,也不再做什么中长期计划,也不想着让保护私人财产。最后不行就出去发展,出不去就继续熬继续躺平摸鱼。民营企业当下已经伤痕累累,这样的状态下还能指望可以做振兴经济的主力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