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发生的大事中,和每个人相关的当属滴滴出行重新上架,但与此同时另一个出行程序问世。一个叫做“强国交通”的出行软件被媒体广泛报道,听名字大家就知道很有来头,本文卦哥家就和大家说说。
在星期三时候就突然出现多家媒体报道,汇聚了数十家网约车公司运力的首个“国家级的交通出行平台”、由“学习强国”平台与交通运输部联合打造的“强国交通”应用程序已完成内测、即将上线。
新闻报道之中引述“强国交通”项目组负责人童光的介绍,负责人表示:预计平台未来接入运力将占市场全部运力的90%以上,且上线后也将接入微信、支付宝、抖音等平台,方便民众享受安全、便捷的数字交通服务。
就在大家感动惊讶之余,第二天就发生了舆论大转折,报道中提到的两个国家单位“学习强国”和“交通运输部”都进行了辟谣,表示和自己没任何关系。周三报道的新闻媒体也对内容进行了删除,其中包含多家官媒,这也让这个平台背后的背景变得更加神秘。
交通运输部的声明说,“强国交通”应用程序与交通运输部无关,“该信息有误”。但是呢,没有说到底是哪个新闻有错。截止目前也没有部门说对进行虚假宣传的这个出行平台进行处理。
而另一个平台,“学习强国”就通过公众号进行了辟谣,具体是说:“学习强国”与交通运输部下属的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合作开发的项目,并不是媒体所报道的“国家级出行平台”,而是在官方客户端“货运行程宝”基础上的转接小程序,通过在“学习强国”上设一个接口,实现互联共享、一屏展示,为用户提供便捷和高效的数字惠民服务。而且,目前这一接口尚在开发中。此前“学习强国”已接入包括“防疫健康码”“1905电影网”“在线问诊”等多个第三方平台,使用户可以从“学习强国”点击相应图标,直接跳转到第三方小程序页面,“这也是许多互联网平台都具备的功能”。
“学习强国”大家都知道,卦哥家就不在这里进行多解释,因为很多人都用过。2019年开始上线,基本上体制内的小伙伴都在用,每天都在打卡,日常就是给大家学习使用。
这次“学习强国”平台的负责人也出门进行了辟谣,表示:为3亿多读者、网民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便捷的服务功能,助力文化强国、科技强国、交通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是平台努力的方向。
也就是说,虽然他们两个部门都进行了辟谣,但这两个部门以后合作开发的出行软件会不会命名为强国交通,会不会直接进行网约车服务,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而当事方,“强国交通”到底是什么路数呢?根据卦哥家财经对公开的信息进行梳理发现,“强国交通”平台由“光信5G消息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运营服务,而该商标信息由众盈通持有。童光来同名人士手中拥有多家小微公司,其中包括他作为监事的北京众盈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强国交通”软件之中也确定了这个事实。
众盈通公司2021年11月成立,注册资本只有315.8万元;公司董事长蒋萍、董事黄帅、董事财务负责人刘涛、监事童光来。不过,该公司接待人员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
目前并没有看到童光来和他名下公司有什么官方背景,但很明显的,能拿到国字头的商标的,可并不简单。
到现在我们国家网约车的消费人群已经有4亿多人,其中已经有298家出行公司,腾讯已经通过入股滴滴和美团进入了出行市场,阿里也通过入股出行公司参与了市场,出行市场已经成为造富之地。对这么大的一块市场,总会有人想来占据一席之地。
根据开始的报道,对于“强国交通”软件的文章中已经写道:基于网约车行业一度存在的无序扩张和数据安全问题,“强国交通”将秉承数字惠民和安全可控的原则,将陆续上线多项功能,最大程度保护用户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目前根据介绍看,这个新的出行软件,目标应该是要彻底颠覆市场。
这个软件的新闻报道后,就有网友表示“以后炒股去强国证券、听歌去强国音乐、点外卖去强国团购。”
还有网友表示:“从建立社区饭堂,接着生鲜供销社,再接着派公职人员进民企任职,现在又出了交通平台。你问我有哪些期待我说不上,只是觉得有扇门在缓缓的关闭……”
其实相同的做法在多年前就有,并且损失了大量国家资本,当初谷歌离开后我们就弄了个“人民搜索”,让乒乓球冠军邓亚萍做负责人,最终她败光了20亿。当初宣传的力度可是非常大,那时候20亿还是很值钱的,毕竟是13年前了。最后钱烧完后,“人民搜索”改名“即刻搜索”,然后又与另一个平台“盘古搜索”合并,最终就成了现在的“中国搜索”。
还有一个是“拜腾汽车”,这个2016年成立的公司,背后大股东背景也是国资,是在南京的企业,被国外资本和国内多个资本财团投资过。在结束时该公司更是烧光了84亿,高官出行一趟花费百万,300人的办公室一年零食吃5000万,最后硬生生败光了几十亿没交付一台车。
很显然,虽然很多好的项目有国家背书,但是事实证明只靠政策不注重市场,给不了用户和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产品,也是很难做起来的。再好的项目,不采用市场化管理,让非专业人士管理巨额资金,这样的公司只会亏损。
但是在民企们来看,如果国家资本开始进入市场,未来是否要继续加大研发和布局基础投资需要慎重了。而任何一个行业如果创新减缓也将让行业发展减缓,最终行业中的企业无法满足消费者新增需求,导致行业最终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