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市场对今年经济工作会议的研究还在继续,今年会议因为疫情严重比去年迟了一周,也是大家预料之中。一般经济会议就是对当年的经济情况进行研究并制定明年的经济发展计划,调整资源应对那些有风险的方面,稳定国内外经济局势,让社会和资本市场都可以稳定。
今年的经济会议发布的公告,对国内外来说都是具有非常意义的大事,因为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压力最大的一年。今年的会议后发布的公告,卦哥家数了下接近5000字,全文对国内各行业来说都有指导意义,对官方和学术界来说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对国际社会和研究中国经济的各级机构来说更是详细了解中国明年计划的渠道。
今年12月发生的大事太多,全面放开疫情管控导致各地感染人数暴发,全民买不到感冒药和抗原一度让社会恐慌,在这个时期还是决定举行经济会议很明显就是在宣告不一样的政治含义。结合会后发布的公告,各方面的研究人员在研究时候都普遍认为公告是具有关于社会、人事变动、经济政策持续性、对外公开喊话四个方面的信息。
会议公告全文信息含量高于往年,特别是对政策方面表达对更是清晰,但毕竟字数有限也就4700字,想通过一文就看懂明年中国经济显然不现实,目前出现的很多解读卦哥看了都觉得扯淡,很多都是作者瞎想的。
会议的公告全文在财政、货币、产业、科技和社会五个政策方面进行了说明,一一的说明了提纲挈领规范运作指导原则。也清楚的说明了扩大内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继续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还包括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等五个重要经济发展方向。研究中国经济的人都可以从公告深入了解中国新政策。
金融领域有一个玩笑,就是说让鹦鹉学会“供给”与“需求”这两个词,这样鹦鹉就可以在大学当老师去教经济学。还有人说要是九宫鸟抗原学会“膨胀”与“紧缩”这两个词,不仅可以教物理还可以成为经济趋势的分析师。
作为研究经济学十几年的新锐经济学作者,卦哥家觉得从经济领域来说,宏观调控本身就是为了避免过度的政治艺术,不少政策的主观抱持思想有时很难扭转客观环境中实际变化的趋势;因此,我们能否利用这种情况,利用这一趋势,是对经济政策操盘手的政治智慧的考验。
现实也是,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之所以流程和会议信息非常详细,就是为了人事的变动做的调整。多个国家的情报部门和金融领域的研究者,都在通过参与本次会议的人事排名情况判断明年3月的两会人事调整,预测接下来的高层管理梯队。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趋势是稳定的,顺利是必然的,不会有任何影响。
虽然最近舆论圈有特殊情况,就是国际舆论都在关注中美对抗问题,还有媒体不怕事大的大肆报道拜登对中国进行的各种封杀政策,报道中专门突出美国对中国的各种封锁制裁。但这些对中国来说,也就是我们国家经济政策中的一个小议题,没什么新颖,有份量但不足以颠覆核心经济方向。所以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这次经济工作会议还是如常召开,没有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
其实中美的科技方面竞争,对两国人民和企业来说都是好事,还可以对全球科技发展带来影响。美国最新搞的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和人造太阳技术,中国的国际空间站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加快发展,这些都是全人类文明的未来,这都将产生大量的诺贝尔奖级别的科研成果。
这三年来,在中美问题上国际舆论和国内二流媒体都没消停过,那些预判中美会两级分化的已经打脸,中国国内也大量自媒体和所谓懂经济的人高喊中美会两极分化,最终都是木不见林。
根据时间点卦哥家总结了下,在前两年呢,都唱衰美国,信誓旦旦说中国超越美国要成为第一云云;今年呢,国外唱衰中国就算了,国内大量自媒体和所谓懂经济的人也在唱衰中国经济,盲目的悲观导致很多人错过获利机会。其实2022年最后几天看,大家是不是觉得今年中国经济其实还可以的,虽然一些地区封城过,但最终都没影响经济大局。
悲观的人在忙着悲观,贪婪的人在忙着赚钱,2022年中国社会现象最真实的写照。
根据真实的情况来看,卦哥家认为在中国低基数的优势下2023年中国经济基本上增长6%不是问题,达到8%也很有机会。美联储加息导致美国经济衰退也是趋势,资本抛售科技资产资金回流到银行导致美科技股继续下跌,但都是一两年的短期情况,中国经济想超越美国在21世纪基本上做不到的。
所以这次的经济工作会议给了市场和金融圈研究人员一个看清中国未来发展的机会,在会议结束没几天又相应的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还有生活会,可以说虽然现在疫情还有点严重,但各项会议都还在按计划召开。
马上进入2023年一月,各地陆续将召开地方两会,春节后紧跟着全国两会,一切会议都在按预期平稳推进。可以说未来人事变动和中国经济发展方向都会越来越明朗,投资中国资产就是投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的中国必将给投资者一个满意的回报,投资者要做的就是选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准确赛道,跟随中国经济一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