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大选揭晓,由于三大阵营都未获得过半席次,日后政局是否稳定尚难预料。然而,由于伊斯兰党在国会议席、州议席大有斩获,赢得44国席,堪称最大赢家;同步州选的玻璃市、霹雳、彭亨,预料伊党全都跻身州政府执政团队。伊党原为奠基半岛东海岸的小党,长年与巫统争夺马来人和穆斯林代表权。如今巫统大败,伊党崛起,倘若引发政坛的伊斯兰竞赛,势必侵蚀马来西亚世俗体制。
伊党从不讳言,终极目标是建立伊斯兰神权国。势力局限半岛东海岸之际,便已不时倡议禁酒、禁演唱会、禁电影院、限制游客戏水衣着等等,其中一部分也在执政的东海岸州属实施。几年前在伊党执政的东海岸州属,曾因同性恋行为,公开对两名女性实施鞭刑。这桩鞭刑当时振奋了伊斯兰基本教义派,惟遭国际社会强烈谴责。现今伊党政治势力提升,预料将在各领域推动伊斯兰化。
大败的巫统是否加入这场伊斯兰竞赛,又是另一个观察指标。假使伊党、巫统长年进行伊斯兰竞赛,且确实在选举获得议席,可能会进一步削弱马来西亚的世俗原则。
本届大选大力散布仇恨言论的首推伊党,部分言论已在媒体曝光。伊党北马某青年团团长,拍视频宣称“投国阵希盟就会下地狱”;某艺人在伊党讲座会宣称“若非法律限制,早就屠杀非穆斯林”。对此两件事,伊党高层均轻描淡写,认为“又不是真的杀人”。两名当事人虽已公开道歉,却无法得知其真实心意。说不定私底下向核心支持者诉苦,表示捍卫伊斯兰要承担很大的风险等等。
以选举结果看来,伊党高层的判断是正确的,马来选民并不在意仇恨言论。既然没有政治上的后果,难保日后某些政治人物为了博上位,动辄发布仇恨言论,导致民间分裂,那就很糟糕了。政治人物若想做出实绩,费时费力,相当不容易;然而仇恨言论无须努力,又能一夕出名,多少政治人物会抗拒这个诱惑?可是社会风气却会因此败坏。
伊党主席在竞选期间,形容某政党公开候选人私人财产是“展示清廉,愚蠢!”可见伊党无论在朝在野,都反对公开政治人物私人财产,这对马国亟欲建立反贪腐体制非常不利。伊党声称自己清廉,那就是清廉了,不容外界说三道四。
可是,民主政体的精神就是不信任政治人物,所以必须定期改选,取得最新民意支持,并非一次胜选便能执政终身。且伊党指控政敌亦无须理由,因而出现指控行动党是共产党、行动党意在建立基督教国家、行动党敌视马来人和穆斯林等等荒谬说词。
这种“相信我,就对了”的政治风格,是伊党将宗教思维转化到政治领域。尽管不伦不类,却在民间颇受欢迎,确实有部分沉默的民众,认为将权力交托给信任之人即可,不在乎对政治人物监督制衡。民主政治重在协商、沟通,欢迎民众参与公共事务,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伊党的主流论述便是诉求民众支持,取得民意的空白支票,而不是鼓励民众探讨公共事务。倘若如此作风大行其道,对马国日后的民主深化非常不利。
虽然马国华人老是抱怨自己是二等公民,但由于华裔人口的比率持续下降,日后华裔的政治影响力必然进一步萎缩。或许联合其他族裔在共同议题一同努力,才是政治上的出路,同温层内嚷嚷再大声,都是无效的。无论在朝在野,伊党都是马国政坛要角。除非另有意外变化,马国迈向伊斯兰神权国之路,已出现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