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下,邓小平的“猫论”哲学为中国发展开拓出巨大空间和潜力,令改革开放风生水起,活力迸发。中华文明一向讲究追求哲学和智慧领先,只要哲学搞对了头,就产生智慧,而智慧就能创造出人间奇迹。
近来的时局发展颇为波澜起伏。乌克兰战场上俄罗斯虽然败相显露,但困兽犹斗,新上任的俄军司令不惜对乌克兰民用目标和基础设施,发动无差别轰炸和无人机袭击,妄图以此消耗乌克兰的抵抗能力和意志。这也让目前乌克兰局势呈现胶着状态。
中共的二十大刚刚结束,美国的中期选举又登场了。笔者最近与一名美国智库的友人讨论,得出一些共识。有外界似乎把美国此轮中期选举看得很严重很关键,其实并没有超脱民主政治正常政党轮替的范畴。目前的关键不是中期选举谁将获胜,而是须采取有力措施,遏制美国政治中威胁民主体制和程序的极端因素。
在共和党方面,潜在的极端风险,无疑来自于前总统特朗普及其拥护者。特朗普在政治立场和运作上不乏某些鲜明代表性和特色,但他最大问题是为了掌权,不惜甘冒破坏颠覆民主原则和规则的风险。这无疑就是成语“舍本求末”所概括的问题。譬如有不少美国华裔选民,也依然不明就里,盲目为特朗普造势,凸显政治上的幼稚和肤浅。设想如果美国民主的根本遭到动摇,即使特朗普执政有些果断凶猛的对外政策,又于事何补呢?
在冷战高潮期间,美国曾抓获一名盗窃美国核武器资料的苏联间谍,社会舆论为之哗然,群情激愤,普遍要求判处间谍死刑。美国最高法院在为此案做出解释的时候,睿智地指出:“嫌疑人的间谍罪一经查实,当判以恰当的刑罚,此点毫无疑问。但是否应判死刑,这不是一个道德决定,而应是法律决定。我们与苏联冷战,双方都武装到牙齿。而我们最有力的武器,难道不正是对民主、自由、法治原则的遵循和贯彻吗?因为这正是对手所最缺乏的东西。”
谈到中共二十大后的局面,美国主流舆论普遍认为不会有多少变化,一切与过去10年照旧。但实际上变化和趋势还是有的,似乎有这样一个比喻比较贴切,可以邓小平著名的“猫论”为切入点。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对猫的关注不在于是否可以抓住老鼠,关键在这是不是“我们的猫”,即猫的归属和立场更为重要。邓小平对此颇不以为然,他的观点是,就算是“我们的猫”,但横竖抓不住老鼠,这样的猫又何用之有呢?
于是邓小平发表了他著名的“猫论”: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这明显反映出邓小平对务实和常识的推崇尊重,不屑于那些不着边际的虚无缥缈;也就是说,能抓住老鼠的猫就是我们的猫,不但利己还兼顾利人。在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的“双猫”频繁出击,斩获颇丰。譬如对西方技术和文化的大胆开放引进,对解决香港问题的“一国两制”设想,不问姓资姓社,在国内推动包产到户,党政分开,市场经济等重磅改革等等。
把猫搞得无所适从
事实证明,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下,邓小平的“猫论”哲学为中国发展开拓出巨大空间和潜力,令改革开放风生水起,活力迸发。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双猫”出击,还造成积极竞争的势头和优势互补的张力,让中国发展大为受益。外国人往往对中国的事情雾里看花,把注意力过多专注于具体政策和执行。但中华文明一向讲究追求哲学和智慧领先,只要哲学搞对了头,就产生智慧,而智慧就能创造出人间奇迹。
所谓“单猫”思维和路线明显缺乏哲学智慧,关注过于狭隘、教条,缺乏张力和活力,结果猫的业绩会大打折扣。譬如过于强调“这是我们的猫”“必须按我们的套路抓老鼠”“不要与其他的猫过多来往”等等,各种顾虑和条条框框太多,最后把猫搞得无所适从,难有作为。尽管有愿望是不错的,譬如既要是我们的猫,也要能抓住老鼠;但仅有愿望是不够的,实际操作的哲学和路数,才起决定作用。
这种“单猫”思维和路线,也将大大不利于中美关系发展。记得约10年前,笔者到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参加一个中美经贸论坛,当时正处中国改革开放和中美蜜月的高潮期,几个美国投资银行界的大佬也出席,有的还上去讲话,大赞中国的投资发展环境优于美国云云。可见中国双猫出击的魅力和成效,中国猫美国猫,亦真亦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美国方面也觉得前景无限。
如果现在又回到“单猫”状态,被美国直接视为竞争对手甚至潜在敌人,完全失去双猫出击的优势和张力,让美国鹰派庆幸找准了目标,譬如《纽约时报》近日就发出“感谢信”,称美国现在应对中国,可以做到“清醒而自信”,得感谢中国在这方面“帮了大忙”。美国政府方面,最近果然在系列高科技领域,对中国制裁封杀的力度广度不断扩大升级。
中美关系的未来,目前看不到多少乐观前景,双方如不发生热战或硬着陆,应该就算管控成功。从政治频谱的角度讲,所谓“双猫”就意味着中国离开了刻板的边缘,向广阔的中间地带发展进军,成绩斐然;而“单猫”就等于又回到狭隘的边缘,拱手把广阔的中原让出给对手,并为对手实施围剿包抄提供特别有利的条件。
必须是人的现代化
对中国而言,原先坚持“必须是我的猫”,结果却作为不大。不得已改成双猫自由出击,果然大见成效。现在又想尝试“单猫”,同时要求见成效。这其实并非什么全新考验,因为单猫在历史记录上一直难有作为。现在觉得单猫可能又行了,实际是建立在前30多年双猫正确出击的巨大成果和红利之上的,在这方面不可产生幻觉和误解。
笔者在美国智库的朋友,称他目前正目睹三条趋势曲线:俄罗斯后退下坠了,中国放缓停滞,美国一如既往向上向前。美国向上向前的动能,并非来自政府或某个领导人的英明正确,而是发源于亿万普通人民自发自立自强的人生追求。这样的追求可以发明创新,可以创造财富。有人总批评美国没有什么宏观大局战略;美国的战略,实际就来自每个公民自己的发展战略,朵朵浪花,汇成巨流,奔腾不息。这才是现代文明进步的规律和力量。
笔者作为华裔,当然希望看到中国能像美国那样蓬勃发展。但历史很少是一条直线演进的过程。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已经历多少艰难曲折。关键要善于从挫折中汲取教训,继续前进。所谓现代化,归根结底还必须是人的现代化。西方的现代化历程,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到美国《独立宣言》,都是在人的发展上下大功夫。人的觉悟和品质提不上来,物质利益也可能得而复失,文明的长远复兴目标就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