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可能的负面效应之一,是中西关系会进一步恶化,对抗进一步加剧。西方观察者看到的是极权的趋势。中国建立在空前的体量和实力基础上,在现代技术手段下不受制衡的权力尤其可怕,他们会觉得更有必要联合起来对抗。
以党代政,以党规领国法,以党的自我革命带动社会革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开创“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列宁的“先锋党”模式被“习近平思想”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21世纪的列宁主义。中共的二十大就是它的宣言书。
以“全面从严治党”来“永葆党的生机活力”,这被认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新发展理念。这些就是中共“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
挺复杂又绕口不是?这就是“习近平思想”的特点。二十大政治报告用了3万2000余字来阐述这个复杂体系,这个体系则要决定中国未来的形态、性质、走向和行为,也会决定中国同世界-——尤其是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如何评价二十大的纲领路线呢?先谈谈它的长处。
毫无疑问,二十大彻底终结长期的左右之争,明确了方向和路线,按照既定目标制定了全面规划和相当具体的方针政策,并在人事上扫平道路。中国不走资本主义和选举民主之路,而要搞“中国式现代化”,定义为“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这套政纲下边的价值体系,应该能够在世界上被广泛接受。如果中国在实现这些价值上成就突出,“中国式现代化”就会有巨大吸引力和学习、仿效价值,中国也许真的会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者之一。
谁能反对这些呢?——反腐倡廉,共同富裕,消灭贫困,保护和改善生态和资源环境,依法治国,建立一个廉洁而富于牺牲精神的执政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完善公共服务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康中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鼓励创新创业,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强化产权保护,推动“全过程民主”的制度化,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
其中,有些是资本主义式发展很难或无法顾及的,因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斗争的焦点,如贫富两极化或共同富裕,长期规划和协调资源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迁,良好而负担得起的医疗服务,社会和政治稳定,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不牺牲精神财富等。
二十大纲领特点之一是它的全面、系统化、前瞻性、综合协调、目标具体且有可操作性、实现的期限明确等等,具有这种长期综合规划和实施能力的,罕有他国。比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还有第二个百年分两步走的规划,建军百年目标等。
大规模制度建设
特点之二是它伴随着大规模制度建设。过去10年,撇开重点展开的党建不说,法制建设进展不小;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制度,如河长制、湖长制、干部考核制度的完善,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还有市场体系和法规等,也在不断健全。就连一般被视为中共弱项的,比如民主,二十大报告也表示要进行“全过程民主”的制度建设,如“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目的是为中国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制度保证。
特点之三是回归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似乎被“中华文化化”了,有点“马为中用”的意味。比如政治报告中讲道,“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作为中华文明智慧结晶,“同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其目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理念融通起来”,来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同中国舆论专注以上内容不同,国外媒体关注的则是一组完全不同的变量,尤其是习近平打破任期限制和新领导班子习家军一统天下,毫无制衡等。权力高度集中的大一统体制,既能创造伟业,也能犯下滔天罪恶。从西方对人性的认识出发,前者是可能,后者则是必然。希特勒、斯大林等都成就非凡,也罪恶滔天。在罪恶滔天的结局下,非凡成就只能被看作非同寻常的威胁。因此,中国的成就越大,威胁也就越大。
所以,二十大可能的负面效应之一,是中西关系会进一步恶化,对抗进一步加剧。西方政治理论和政治智慧并不看重党纲政纲,因为政客竞选时讲得天花乱坠是常事,但实行起来完全是另一回事,要看权力分配和政治斗争形势。西方观察者在二十大个人集权下,看到的是极权的趋势。对他们而言,极权就是邪恶。同以往的极权独裁政权相比,中国的是建立在空前的体量和实力基础上,在现代技术手段下不受制衡的权力尤其可怕,他们会觉得更有必要联合起来对抗。
习对此看得很清楚,他不光将中国崛起形容为“伟大的斗争”,而且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写进报告,纳入党章,强调“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在可预期的将来,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会进一步恶化,战争危险在上升。
负面效应之二是在中国国内,包括已持续10年的干部不作为,经济增长乏力,私企老板用脚投票等。但最大危险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斗争哲学”归位后,所可能带来的大红潮,将中国席卷回毛泽东时代那种“火红年代”——当权红二代的理想人生和事业追求。年轻一代党员干部都是在改革开放的物质主义中生长起来的,容易受精神追求感召。他们没有对那个疯狂年代的感同身受和理性认识,在“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等理念下,热切拥抱文革式的乌鸡眼斗争哲学——这也是中共对文革检讨不彻底的后果。
不提中国国内外严峻形势
第三个负面效应是僵化。二十大“思想”的冥思苦想痕迹明显,在百年巨变浪潮下制定一个如此庞大的体系,纠错应变机制尤为重要,但整个报告和大会议程,对中国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只字不提,看不到应对措施。中共的自我认知同它在世界上的声誉严重脱节:在国外民调中,中国及其领导人的名声屡创新低,而中国不是在认真检讨和寻求应对措施,却一方面继续大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另一方面大搞“战狼外交”,坚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
僵化在国内的表现,如二十大报告开足火力批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一刀切,层层加码”和干部不作为、脱离群众等,并举出搞“碳冲锋”运动式减碳拉闸限电等例子(但没提“动态清零”中的种种弊病)。这些都是几十年一贯的老毛病,毛泽东花了大气力想根除,甚至不惜发动群众来摧毁庞大的党政官僚体系,因为他明白根源是集权和脱离群众。现在一边大规模集权,另一边却大反集权的必然后果,自相矛盾而不自知。
负面效应之四是政治生态的恶化。有人会奇怪,反腐和全面从严治党,下了那么大气力不就是为了改善政治生态吗?这里指的是集权导致的另一种形式生态恶化。从二十大官媒的表现,记者会官员和代表亮相时的异口同声、千人一腔来看,今后五年人们一定会看到一幕幕“神州马屁动地来”的场景。从政策效果讲,如此恶化的生态会造成假话空话连篇、决策信息扭曲和上下一齐发烧发热,大跃进就是前车之鉴。
所以,21世纪的列宁主义既可为列宁主义添彩,也可为它唱挽歌。它的最大危险之一,是扼杀社会活力和创造力,因为一切都是由“伟大领袖”设计出来的——包括遣词造句,大家只要紧跟照办学舌就是了。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很可能是大家自以为在“撸起袖子加油干”,其实是在装模作样地干或干脆空谈——而且没人敢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