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也润不走,卷又卷不过的留学生-中国讯息网

润也润不走,卷又卷不过的留学生

作者:中国讯息网 阅读量:9921 发布时间:2022-10-22 20:14:05

最近对很多学生来说,就像是一场噩梦一样。本来对学生来说,不考试非常幸福的,但是对需要留学的学生来说并非如此。

这一个月左右,因为疫情需要防控,卦哥家发现众多城市取消了10月、11月的多项出国留学考试。其中托福和雅思也被取消了,还有留学美国必考的GRE等,本来指望出国留学的学生都无法实现了。

根据网上学生分享的通知显示,北京在9月底临时取消了9月最后一周的托福线下考试,同时也取消了10月的所有线下考试。

还有就是,在北京绝大多数10月份的雅思纸笔考试也都已取消。同样取消了雅思纸笔考试的还有四川、云南、河南、甘肃、江苏部分考点的部分场次;成都、郑州、广州、呼和浩特等部分城市的雅思机考场次也遭到了取消。

还有就是北京10月的GRE考试也全部被取消,山东、广东、陕西、湖北、重庆等地也有部分10月场次被取消,江苏的苏州大学考点更是取消了11月底之前的所有考试。

尚未收到通知的考生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分享着就像是“薛定谔的猫”的心态:只要一天没入考场,他们既可能是幸运儿,也可能是最后一刻接到取消通知的倒霉蛋。

一般情况下,雅思和托福平均每周均有考试,GRE在10月和11则分别各有三场考试。正是如此频繁的考试安排,许多考生选择在申请当年参加考试,或希望在最后一刻再次参加考试,以进一步提高成绩。

美国、英国、澳洲等是学生留学的热门国家,这些国家的入学申请普遍是在入学前一年的年底截至,大部分学校申请时都需要提交语言类成绩。如今,大规模取消考试可能会导致一些没有取得理想成绩的考生在申请留学前不得不考虑推迟一年。

然而,有些学生可能并不奇怪,毕竟,这不是第一次大规模取消海外留学考试。

北京在去年10月28日发布通知,取消了当年10月30日至11月30日所有的托付、雅思、GRE和GMAT考试,同时也取消了部分德语、法语和日语的考试。

再加上最近的取消,如果去年没考的人今年再取消,那就是要继续拖延到明年。

还有就是,5月的时候,北京、上海等国际学校云集的一线城市,也宣布因为疫情原因不能安排考试,然后取消了美国大学预修课程(AP)考试,并不设网考和补考。与语言考试不同,该考试每年只有一次,需要在前一年完成注册报名。虽然它不直接影响学生的入学申请,但它可以提高他们的竞争力,或用于抵扣入学后需要修的学分、节省学费。

还有就是这今年五月的时候,当时疫情严重物流和很多考试资料不能快递,国际文凭组织(IBO)在包括上海的中国华东地区,取消了课程的毕业考试(即IB大考),以平时成绩和预估分作为大考成绩。这种免试制度使考生不仅不能依靠考试来提高成绩,而且还面临着计算结果是否会被最喜欢的学校认可的风险。

在前年疫情才爆发的时候,全国都取消了5月和6月所有的托福、雅思、GRE和GMAT考试。

当然,经过这么多次取消,很多考生都已经已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目前,绝大多数海外考试,提供家庭在线考试版本,没有时间限制,考生可以独立安排时间。

然而,由于家庭考试对环境和硬件的要求相当高,也有更高的机会被标记为作弊,结果被取消,它从未成为考生的主流选择。与此同时,由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的正常线下考试已经恢复,一些学校不再承认家庭考试的成绩。

可是因为今年取消考试不是全国性的,很多地方还可以考试,所以受影响的留学考生还是有离京赶考的选择。然而,鉴于各地疫情控制措施的变化,随随便便出市考试甚至可能面临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目的地考试突然取消,人也被隔离。

无论是幸运的幸运儿还是未雨绸缪的策略玩家,即使有些学生考办法成功参与考试,成功拿到成绩只是申请留学的第一步。今年应届生破千万,经济也下滑,受到就业压力影响很多年轻人选择润,而润的办法已经很少,留学成为仅有的途径。

而对在本科阶段想到美国留学的考生来说,美国高校这几年看轻量化考试成绩、看重综合素质的趋势,成绩考的好也未必有用。但对大多数中国年轻学生来说,天生的在素质教育上十分不足,这对想去的考生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疫情前,许多中国学生选择参加海外大学组织的夏令营课程,提前体验留学生活,结识能为自己写推荐信的外国教授,丰富简历,提高竞争力。但疫情后就变了,之前的办法已经没有用,很多之前可以写入申请的本地科学、体育竞赛,或是志愿服务活动,也被延期甚至取消。

对于那些想在研究生阶段出国深造的人来说,紧张的外交关系,尤其是中美关系,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困难。

根据卦哥家查到的官方数据,今年上半年,美国签发给中国的学生签证数量,相比冠病疫情前骤降逾50%,从2019年的6万4261份减少至3万1055份。

除了受美国驻华领事馆暂停签证服务等严格的防疫旅行限制影响外,关于美国冠病疫情严重、枪支暴力、反亚裔种族主义以及美中关系恶化的报道,也令许多中国学生不再优先选择去美国留学。

还有就是,美国2020年颁布的禁止与军事相关实体有联系的中国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赴美的行政命令,也影响了不少的学生赴美留学,并影响了更多中国学生选择留学美国的热情和信心。

即使一路克服了上面的困难,终于拿到了学校录取和签证,也不代表留学生活从此一帆风顺,并且还是在疫情继续的这几年。

新东方发布的《2022中国留学白皮书》,即使在2022年,欧美基本恢复正常边境政策后,也仅有不到五成的中国留学生返回了校园;数据显示,有37%的学生在中国上网课,另有15%的学生“出于自身考虑选择在国内暂时休整”。

虽然这个比例比前两年有所下降,但还是不理想。以已经全面开放留学生返校的美国为例,只有61%的中国学生选择实地返校,这已经是各主流留学目的地中比例最高的。

这两年因为疫情很难出国,之前的留学生很多都是在国内进行网课学习,入学到毕业都没出国过,毕业典礼也是网上进行,然后在家里收到了消毒无数遍的毕业证书。

也有一些学生学的一年前或更短的课程,然后因为疫情没有离开中国,只通过Zoom等网上会议软件与教授、同学交流,完成学业,取得证书。市场上对这部分人称之为“Zoom大学”的毕业生。

对于这些匆匆毕业进入工作的中国年轻人来说,没有出国留学使他们失去了在海外找工作和留在海外发展的机会。通过在线课程学习甚至毕业,他们在中国找工作时也受到了质疑,能力和学术都被质疑。

中国留学生群体近年来持续壮大,卦哥家查询的2016年至2019年就累计超250万人,同时回国率也持续走高,疫情后增长尤其明显,达到约84%。十年来,各类留学生中超过八成选择回国发展,较上一个十年提升了12个百分比。

然而,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在80%以上的留学生中,除了自愿回国发展和简单的出国镀金外,许多人选择回国是因为他们无法申请欧美国家的工作签证,不得不回来发展。

就像是在美国,即使你毕业后找到了工作获得了企业收留,也依然要通过抽签获得H1B工作签证,并且这个签证获得非常难,成功率很低。如果没工作签证,留学签证又到期,就不得不选择回国了。

还有就是,即使回国发展的留学生多了,但还是大量高端人才流失。清华大学2018年的数据显示,该校赴美留学生中,有81%选择留在美国发展,与全国整体留学生回国比例近乎相反。好的学生都在出走,水平一般的留学生都在回来。

回来的人压力也很大,疫情已经让经济发展变慢,企业不愿意投资发展,招聘的人数也越来越少。紧随着毕业生也大幅度增加,青年失业率逼近20%,送外卖的新骑手出现大量研究生和本科生人群。国内紧张的就业竞争力,让缺乏真材实料的工作经验留学生,找工作竞争激烈。

现在很多的中国留学生都出现了一个现象,没有在国内的工作经验和经历,想润出去又出不去,卷又卷不过别人,想躺平又需要钱维持生计,想摆烂却没人愿意养着的多重境地。

润,之前的英文意思是跑(run),今年在社交论坛上非常火,就是说普通人想出去国外发展。特别是在今年三四月上海疫情后,润的讨论开始增加。

形势进入紧张时期,疫情严格的措施还在继续,国际政治局势也是不断变化,继续踏上出国留学这条坎坷路的中国学生还有多少呢?

在微博和知乎和豆瓣这些论坛上关于润的帖子很多,还有再加上内地教育的内卷问题,卦哥家预计想润出去的学生还是会依然存在大量人群,想润出去的还是会想各种办法继续润走。

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怎么办呢?欢迎查看卦哥昨日发布文章。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润也润不走,卷又卷不过的留学生”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