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之前,很多人会去做身体相关检查,但很多人可能会忽视口腔健康检查。6月26日上午,“粤港澳大湾区妇幼口腔健康精准防治研究及转化平台”签约仪式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妇幼口腔健康国际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专家表示,口腔健康与全身多种疾病相关,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质量。
深圳一孕妇患严重牙周炎,曾两次流产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姚吉龙介绍,医院口腔科曾接诊过一名28岁的患者,这名患者有严重的牙周炎,先前两次怀孕都流产。在准备第三次怀孕前,这名患者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做完各项生化检查都没问题后,医生建议她要去看口腔科。
由于患者患有严重的牙周炎,并不适合怀孕,否则孕期孕激素上升时,牙龈问题将更加严重,更容易出现感染,通过血液影响胎儿。经过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医生的对症治疗,这名患者的牙周炎控制住了。4个月后,患者顺利怀孕,并生下一名健康的孩子。
因为口腔问题诱发早产、流产不是个例。姚吉龙表示,提高妇幼健康水平和加强口腔卫生宣教及口腔健康管理是“健康中国2030”提出的重要规划之一。口腔健康状况与全身多种疾患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市民,特别是妇幼人群的生命质量,而良好的口腔健康是提升大家特别是妇幼人群健康水平与幸福指数的重要保障。
“粤港澳大湾区妇幼口腔健康
精准防治研究及转化平台”签约
口腔健康非常重要。2019年2月25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大会上,“粤港澳大湾区妇幼口腔健康精准防治研究及转化平台” 成功列为62个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大会合作项目之一。
目前,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与香港大学牙医学院及深圳市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共同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妇幼口腔健康精准防治研究及转化平台”签约仪式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妇幼口腔健康国际高峰论坛。
姚吉龙表示,本次合作将结合医院自身特点和学科优势,联合香港大学牙医学院以口腔健康为着眼点,在妇女儿童健康管理方面开展大湾区医疗、教学、科研和产业等全领域多方位的立体融合与交流。
深圳市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任赖金明介绍,该合作项目将结合市卫健能教中心的教学平台共同开展大湾区口腔医师培训及面向全科医生亚专长方向和学校校医的培训课程,为大湾区口腔患者的双向转诊提供医师执业同质化基础以及推广口腔健康的大众科普平台。通过项目实施,共同为深圳人才特别是医疗专业人员做好继续教育和能力提升服务。
将制定大湾区妇幼健康管理指南
香港大学牙医学院教授金力坚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口腔相关疾病已经成为长期困扰人类且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疾病,该项目将在相关研究基础上制定大湾区育龄妇女、孕妇、儿童健康管理建议指南。
“口腔健康管理模式的改善可以促进妇幼健康管理的进步,符合当今由“以疾病为中心”转为“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学发展趋势,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金力坚希望,大湾区项目的研究探索成果能辐射到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提升影响力;对现行的妇幼保健模式制订一些特色指南并予以推广。同时,提倡健康预防概念,改变大众健康理念,并通过此项目为政府提供依据,并纳入政府公卫政策。
南都记者了解到,香港大学牙医学院在英国QS公布的“2016-2018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是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球第一的牙医学院。金力坚本人作为国际知名牙周病学专家,现担任世界牙医联盟(FDI, 日内瓦)理事、FDI全球牙周健康专项工作组主席、国际牙科研究学会(IADR, 美国)董事会成员、国际牙周病学会(IAP, 美国波士顿)董事会成员、亚太牙周病学会(APSP)名誉顾问等,是一位拥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华人科学家。金力坚的项目团队还包括多名材料学、人工智能、化学、神经学等学科的世界一流专家,具备科研创新的良好条件。
姚吉龙表示,未来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妇幼口腔健康精准防治研究及转化平台,与深圳创新产业结合,在口腔科材料、医疗器械等方便实现知识转化和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