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贵阳9月18日凌晨涉疫隔离人员乘坐的大巴在高速公路侧翻,47人中已有27人罹难。他们由此彻底隔离于中国的“核酸盛世”。如果疫情与过度防疫长期持续,大多数人迟早会涉疫,迟早会乘坐类似的大巴去隔离,也都有可能不死于疫情而殁于过度防疫。中国的防疫工作,或许正像这样的大巴,司机以为方向正确,并相信能到达目的地,却在途中翻车。
这47人中有45人为涉疫居民,他们上大巴前,即便很不情愿,但有其他选择吗?几乎没有,除非他们想选择被拘留而上警车。但他们如果真能预见到很快会发生严重交通事故,也许真会选择不上大巴而上警车。因不配合疫情防控被处以行政拘留,总比遭遇致命交通事故好很多。
原计划2022年11月在杭州举办的核酸药物产业高峰论坛,因引发争议而取消。大会主题为“核酸盛世今宵会·共洽产业未来观”。前几年,中国网上流行所谓“这盛世,如你所愿”。但这“核酸盛世”,肯定不如绝大多数中国人所愿——他们不愿时常排队做核酸检测。
以前中国国内有一种说法:站在风口上,什么(比如家畜)都能飞起来。目前,在“常态化核酸检测”“15分钟核酸采样服务圈”等口号下,核酸产业站在风口上,各地民众反复做核酸检测。不过,真能站在风口上飞起来的,只是少数人,多数人作为韭菜,都被吹得倒下来——但还不能躺平,只能站起来继续被吹倒、收割。
目前在中国国内,人们出行基本不看疫苗接种信息,主要看核酸检测情况。各地对核酸检测的要求,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到五天、七天都有,五花八门。人们乖乖排队给核酸产业(及某些官员)创造利润。套用宋代理学家程颐的话,现在是“饿死事极小,不做核酸事极大”。老百姓即便手停,口不能停,喉咙捅破了也要继续张口。
上海封城的今年四五月间,奉贤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姓女干部与施姓已婚同事,在办公室“数不清”睡了多少次。风流事被文姓女干部的未婚夫在7月曝光。
那时上海几乎所有民众被封在家中,不少人缺食少粮,苦不堪言,封城期间乱象五花八门、“五颜六色”,两位疾控干部不过给这些乱象抹上一缕黄色。
在这期间,中国将其他国家都视为高风险区,不加区分。无论从任何一个国家前往中国,都必须接受隔离。中国官方除不信任国产疫苗外,也不信任外国疫苗——即便经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因此,无论是否曾施打疫苗,入境隔离并无差别。
除此之外,中国官方还推出航班“熔断”政策,这给旅客出行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由于赴华机票价格飙涨,加上其他原因,航班“熔断”至少会给部分旅客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但这些不在中国官方考虑范围内,它也从未想过要赔偿受影响乘客的损失。前一航班出现数个“病例”(不清楚是否存在“假阳”),就会导致其后航班已购票且未有任何过错的乘客受到惩罚并取消行程。这也算中国特色。
目前飞往中国的航班,多数乘客应是中国公民,但官方并不在乎本国公民的回国权利。它不会公开批评这些人“千里投毒”,但没准会认为他们“恶意返乡”,甚至是盛世中国的“麻烦制造者”。
为回应中国“熔断”美国部分航班,美国方面在9月间暂停四家中国航空公司从美国飞往中国的26个航班。这会促使中国官方修正其“熔断”政策吗?目前看来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