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市浦江县211路公交车上,一名男子因坐过了站,辱骂、要挟驾驶员停车并抢夺方向盘。此时,初三女生王嫣笑一把抱住男子,阻止他干扰驾驶员。“当时是本能反应,觉得这种事必须要制止。”王嫣笑告诉记者。
一名初中女生和一名成年男性,孰“强”孰“弱”一目了然。若非得用一个词解释女孩的奋不顾身,想必“本能”比“理性”更加贴切。公交车上的安全问题不容小窥,面对频频出现的“抢方向盘危机”,我们需要更多人具备“果断阻止”的道德本能。
回想全国震惊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从冲突的产生到意外的发生,不过寥寥数秒。倘若时光可以倒流,再给车上乘客一个机会,想必在打人女乘客出手的第一秒就会被旁人制止。可惜,在危机发生之时,旁人总是被“犹豫是否阻止”“思索如何阻止”“期待他人阻止”牵绊住双手,“本能反应”因此显得格外重要。
在长期的宣传、教育和耳濡目染中,大部分人都能感性地、直向地、不可论证地践行心中的道德行为。在公交车上,面对迷路乘客,会自然而然地指路;面对老弱病残,会自然而然地让坐;面对偷窃猥亵,会自然而然地呵斥,这些也都是一种本能性质的反应。王嫣笑同学本能地阻止成年男子,想必也是在各色新闻宣传下,所自觉产生的结果。
这个社会需要更多的“道德本能”,公交车上更需要能果断阻止危险行为的道德本能。我们需要通过更多更多样的宣传内容,积极引导广大普通民众自觉参与到维持安全秩序的行列当中。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指导乘客,如何判断其他乘客是否有危险动作,用何种手段阻止他人并保护好自己,用何种方式协助司机维持公交车的基本安全。只有当道德教育固化于心,才能成为一种本能,促使乘客在瞬间进行反应。
康德有一句话:“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道德与本能的结合,能释放出无尽的力量,一个和谐的社会自然也是一个人人能将道德行为融汇在本能行为当中社会。希望面对同样的危险,有更多的人用本能阻止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