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国家正在向基础设施投资注入数万亿元人民币,这个刺激措施可能会使我们社会全部经济领域受益,远远超过今年疫情封锁和房地产市场动荡的阴霾。
根据卦哥家财经计算,官方正在为基础建设项目提供近7万亿元的资金投资。一旦加上银行贷款和企业资金,总支出可能会比这个数字还要高,卦哥估计实际数字的会在20万亿。
在短期内,基础设施投资可以提振就业,为受经济低迷影响的数百万求职者提供急需的救济。从长期来看,刺激计划有助于让我国实现成为一个更城市化和高收入经济体的目标,使我们在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更能与美国竞争。
这些项目是成功还是昙花一现将有助于决定中国未来几年的前景,下面是小编总结的资金流向的数据。
在我国北方的沙漠地区将拥有前所未有的可再生能源。最近几个月,风能和光伏基地开始建设,到2030年,这些基地的可再生能源容量将相当于目前整个欧洲的容量,多个上市公司参加项目,如隆基股份和阳光电源。
第一阶段将于明年完成,包括约100千兆瓦的涡轮机和光伏设施,另一阶段将于今年开始,容量为450千兆瓦。风能和太阳能基地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安装的主要引擎。
第二阶段将耗资超过3万亿元。超高压输电线路将把能源输送到人口较多的江浙沪地区,国家电网公司计划今年建设其中13座。卦哥将可再生能源和输电投资结合起来计算,仅今年全国的绿色投资总额就达到2.6万亿元。
运河、水坝和水库的建设已经加快,今年将投资8000多亿元。
最厉害值得点赞的是一条近200公里长的隧道,将水从长江输送到一个为北方供水的水库,这项计划被称为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这将是世界上最长的水隧道,打破芬兰目前的纪录保持,部分隧道将深至地下1公里。
在全国范围内输送水的项目约占中国水基础设施支出的三分之一,计划中的项目将使中国的可用水量每年增加1220亿立方米,约为德国每年用水量的五倍。
中国正在悄然走向高度一体化的供水网络,这样一个网络将使中国能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行供水。
政府也支持这些项目,因为它们是高度劳动密集型的,卦哥家查看了下现在约3万个正在进行的水利工程雇佣了约100万名工人。
还有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城市道路、天然气和供水管网以及公园,是地方政府最受欢迎的支出选择,地方政府占基础设施支出的大部分。
最新计划涉及将现有城市连接成一个单一区域,就像3月份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被批准,这一个区域目前有1800万人口。西安都市圈规划范围主要包括西安市全域(含西咸新区),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部分区县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2020年底常住人口1800多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约1.3万亿元。这是继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都市圈规划之后,国家批复的第5个都市圈规划,也是目前西北地区唯一1个。
经过几十年的房地产混凝土扩张,人们的注意力正转向绿色城市发展。中部长沙这座城市的“松雅湖生态新城”今年开始建设,预计耗资2000亿元人民币。长沙市已明确表示,将留出70%的面积用于绿地和供水。开发建设区域包括松雅湖片区、水渡河片区、茶塘片区和湘龙片区四大片区,规划建设用地43.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0万。
地方政府的另一项有利投资是为企业提供低成本设施的工业园区。官方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地方政府将通过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的约三分之一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按照这个速度,仅今年他们就可以在这类项目上花费约1.4万亿元。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山东200亿元人民币的青岛集成电路园,该园于今年启动,旨在支持芯片产业。由于美国的制裁,芯片产业已成为国家的重点。
目前各省市地区通过各种激励措施相互竞争很普遍,例如免费办公空间、免费工厂空间,或者至少是补贴。然而,现在一线城市已经有很多空的办公空间,二三线也很多,所谓创业园区不少。对于各城市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知识产权、研究实验室和人才。
中国已经拥有4万公里的高速铁路,是全球其他地区总和的两倍多,还有数十个大型项目仍在进行中。
最大的一个高铁项目是一条从四川省到西藏拉萨的1629公里长的线路,穿越地震多发地区和冰川,全长超过3000米。预计2030年完工,整个项目总成本约3200亿元。
官方今年表示,计划到2035年建成7万公里的高速铁路。但这实际上意味着,与过去五年的速度相比,每年的轨道建设量将下降约40%。换句话说,尽管中国在铁路方面的支出将继续超过世界其他国家,但其支出可能会逐渐下降。
高速公路和地铁也是如此。中国计划到2035年修建或修复58000公里的高速公路,这意味着与过去五年相比,每年的建设速度将大幅放缓。正在建设的一条线路包括江苏省内的1176米长的常泰长江大桥,这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和铁路悬索桥。
中国各城市仍在快速增加地铁线路,但据地铁协会的数据,2020年全国支出达到6290亿元的峰值。
数字经济正成为中国发展的大方向,作为构建更数字化经济的努力的一部分,我国的“东数西算”计划涉及在较贫穷的西部省份建设大型数据中心,以存储东部互联网公司生成的数据。后面会建设八个数据中心集群,每年将耗资约4000亿元,其中大部分来自国家电信公司。
该计划虽然有点违背市场逻辑,毕竟大型数据客户都在大城市,但这一计划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了财务上的收益。当下政府将数据中心建设在大西南,是在让更多地区也可以享受到中国数字化发展过程带来的高收益,同时还可以保护国内市场免得受外部冲击,毕竟东部城市靠海,而且几百年来沿海冲突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