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特稿:韩国兴起“临终体验”活动-中国讯息网

国际特稿:韩国兴起“临终体验”活动

作者:姜贵瑛 阅读量:6975 发布时间:2022-08-21 11:50:43

经过20世纪60、70年代的快速发展,韩国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2000年以后,韩国人开始注重生活品质和追求幸福感(well-being)。近几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又有新概念——善终(well-dying),在当地渐成为一种新时尚,并兴起一个称为“临终体验”的活动。

记者8月12日到韩国忠清南道天安市“白石善终治愈中心”,与天安市东南区义勇消防队的30名队员一起体验临终前的感受。

该中心的主任、白石大学教授郑溶文(60岁)受访时透露,30多年前,他做汽车配件生意,赚了不少钱。当时他住大房子,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贬值一半以上,从国外进口的零件成本就涨了两三倍,银行贷款利息也涨了三倍,最终导致生意失败。

他说:“生意失败后,很多人往往会一蹶不振,我也差点如此,但后来为了孩子又重新站起来。为找回初心,我到殡仪馆做了治丧导师。”

他透露,在葬礼上,他多次见证离世者的亲朋好友放下过往怨恨、冰释前嫌的画面,令他感动,也有所感悟。对他来说,人生的时间有限,为了不留下遗憾,生前有必要给自己和家人做好对死亡的准备,包括体验死亡。

秉持这样的想法,他过去10多年来一直坚持举办“临终体验”活动,希望活动能让更多人对人生有新的诠释,好好安排未來的生活。

冠病疫情暴发前,郑溶文在首尔一家殡葬公司负责举办“临终体验”活动。2012年至2020年6月,有超过3万人参加。但受疫情影响,首尔的体验馆关闭,政府实施“与冠病共存”政策后,他从7月13日起到白石大学经营的临终体验机构负责举办活动。

“临终体验”活动历时两个半小时,只要事先申请,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参加。

活动一开始,体验者最先做的是拍遗照。排队拍照时,每个人的表情各不相同,有尴尬的,也有说笑的。完成拍摄后,体验者须先听约50分钟的讲座。

讲座内容谈到1995年活埋近1500人的首尔三丰百货店垮塌惨案、2014年300多名学生遇难的“岁月号”沉船事件、冠病疫情中去世的人等,主要提醒体验者生命有限的客观事实。

讲座结束后,穿上寿衣的体验者拿着遗照走进一个摆满棺木和菊花的临终体验馆,在“自己”的棺木旁边坐下观看一部关于临终关怀的纪录片。之后,体验者开始写“遗书”,跟着轮流读出内容。

其中一人念道:“老婆,我先走了,本来想一起生活更长时间,对不起。拜托照顾两个女儿,我的积蓄应该足以应付她们的学费,谢谢你。我们天上见!”

另一人说:“亲爱的女儿,爸爸很幸运,有你陪着我度过了15年的美好岁月。无论在哪个年龄段,你都是我的骄傲,更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记忆。记得照顾好妈妈,保重!”

一名体验者宣读遗书时,一些体验者边听边用纸巾拭擦眼泪。

接着是入棺体验。一名工作人员以响亮的声音说:“各位,呼吸的时间所剩无几了……”灯熄了,哀乐响起,体验者爬进棺木并盖上棺木,在黑暗中静默五分钟。

“把那些让你悲伤、艰难的坏事都抛在脑后吧,你现在重生了。”在工作人员的宣告下,葬礼体验正式结束。

受访的体验者说,刚躺进棺木时有点害怕,但这样的活动让他们对生命有了新的看法。

金东颢(48岁)受访时擦着眼泪说,参加活动之前并没有想到自己会这么投入。

他说,尤其写遗书时,眼泪一直流,这是重新审视人生的好机会,也让你想花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立法停止无意义延长生命治疗

韩国在2018年实施《延命医疗决定法》。该法规定,处于临终状态的患者可根据此前表达的意愿,停止无意义的延长生命治疗。

截至2022年4月,韩国已有130多万人填写“延命医疗事前意向书”,提前就自己的延命治疗或善终服务表态。已有21万多人提交意向书,实际停止接受延命治疗。

也有越来越多韩国民众认为,韩国有必要让安乐死合法化。

全球目前有20多个国家允许安乐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等,是允许主动安乐死;英国、爱尔兰、芬兰、挪威、法国、西班牙、希腊、丹麦、瑞典等,则允许被动安乐死;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部分州、美国部分州等,则允许辅助自杀。

首尔大学医院教授尹永镐研究小组去年3月至4月,针对1000名成年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每10人就有8人(76.8%)赞成“安乐死或医生协助自杀立法化”。

这是五年前(41.4%)的近两倍。赞成的理由有:剩下的人生毫无意义(30.8%)、对死亡的权利(26.0%)、结束痛苦(20.6%)等。

随着“体面死亡”的社会呼声越来越高,韩国国会在2022年6月提出首个“协助尊严死”法案(又称为安乐死法)。

根据该法案,无法忍受痛苦且无恢复可能的晚期病患,可根据本人意愿、在主治医生帮助下结束生命的行为,将被定义为“协助尊严死”。

法案也规定,“协助尊严死”须经过审查委员会的审议。委员会由医疗、伦理专家组成,韩国保健福祉部长担任委员会主席。

然而,舆论指出,必须确保不能出现患者因为负担不起治疗费等原因被处于安乐死。

尹永镐研究组的调查显示,为减轻家人的经济负担,有14.8%接受调查者赞成安乐死立法。

专家也建议,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应该优先于安乐死合法化。

目前,韩国临终患者可使用的临终关怀病床数量严重不足。2022年5月,韩国共有1400多个临终关怀病床,比较去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已达8万人,这是远远不够的水平。

韩国自杀率居高不下

白石大学教授郑溶文透露,五年前的一场活动上,一名52岁女体验者在宣读遗书时,内容有些不对劲,后来发现她拖欠2亿韩元债务,想在自杀前体验死亡。

郑溶文了解情况后,联系了对方的家人,并协助她寻求援助。

韩国的自杀率在全球一直居高不下,平均每天有36.1人以自杀结束生命,每10万人口自杀人数达25.7人,是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平均值(10.9人)的两倍以上。继癌症、心脏疾病、肺炎、脑血管疾病之后,自杀成为韩国人第五大死因。

精神科医生才能开抗抑郁药

值得关注的是,自杀成为10岁至39岁人群的首要死因。其实,直到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韩国的自杀率在OECD国家中还属于较低水平。但自2000年以后急剧上升,连续17年位居首位。韩国的自杀率为何这么高?

三星首尔医院神经科教授洪承奉受访说,OECD分析韩国自杀率后得出的结论是,韩国抑郁症治疗率明显低于其他国家,并且没有健全的心理治疗体系。

他指出,忧郁症应该像感冒一样,在任何医院或诊所都能获得早期诊断和治疗。

韩国的忧郁症患病率达36.8%,居OECD成员国之首,意味着韩国每10人中就有4人患上抑郁症。然而,韩国的抑郁症治疗率仅为11.2%,只有美国(66.3%)的六分之一。韩国更是接受忧郁症治疗最困难的国家。

韩国神经医学会负责人解释,这主要与政府的条例有关。2002年3月,韩国政府规定只有精神科医生能开SSRI这种普遍的抗抑郁药,但最多60天。但是,这种药至少要服用6到12个月,因为副作用少,在其他国家可由家庭医生、内科医生以及儿科医生等开处方。

韩国98%的医生是非精神科医生,加上民众普遍抗拒到精神科看诊,因此抑郁患者不一定得到适当治疗,这对治疗率和自杀率都有影响。

洪承奉说,韩国因SSRI抗抑郁药的处方限制,服用抗抑郁药的人不到2%。韩国政府有必要尽快废除相关限制。如果按照全球趋势,让非精神科医生也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忧郁症并开处方药,韩国的自杀数可以比现在少50%。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国际特稿:韩国兴起“临终体验”活动”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