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受政策扶持加大,疫情下经济进入新周期-中国讯息网

新能源汽车受政策扶持加大,疫情下经济进入新周期

作者: 阅读量:6063 发布时间:2022-08-05 12:29:25

七年前,中国启动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以促进国内尖端制造业的发展。七年后,卦哥家发现这个词几乎从公开讨论和官方文件中消失了。


但这项政策本身并没有结束,它通过政府补贴得以生存和发展,尽管各地的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越来越大,但政府补贴仍然针对电动汽车制造商和芯片制造商等受青睐的公司。


《中国制造2025》最初于2015年5月大张旗鼓地发布,目标是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2049年之前,将中国“从制造业巨头转变为世界制造业强国”。


世界各国政府出于各种原因提供财政援助,帮助本国的技术部门。中国也不例外,特别是在落实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长期目标相联系的战略政策方面。


该计划强调了需要支持的10个关键领域: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并承诺通过市场导向方法和政府指导鼓励创新。


当美国在特朗普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时,中国停止使用中国制造2025这个词。但政府补贴的最大受益者主要是与《中国制造2025》密切相关的科技公司,如最大的例外是某些能源公司,它们因不同的原因得到了大力支持,包括能源安全和价格稳定。


由于卦哥家没找到官方提供的关于国家补贴的细节数据,所以今天小编用爬虫技术抓取了近5000家内地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卦哥家搜集的数据详情:


规模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上汽在2021获得的补贴金额最大,为40.3亿元人民币,比前一年增加了31%,摘得了多年来占据主导地位的中石油的桂冠。


另外三家汽车制造商是跻身前十名的比亚迪、长城汽车和江淮汽车和长安汽车。汽车行业补贴表明,在向电气化的历史性转变中,中国的首要任务是培育本土新能源汽车制造业。


比亚迪最近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其最新年报中披露了十多项补贴项目,其中包括两项“工业发展基金”,分别用于汽车和电池。


大型SUV制造商长城汽车的补贴比前一年增加了73%,几乎是2019年的四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政府产业政策支持基金。


主要生产商用车的江淮汽车披露了20多项补贴项目,这是高端电动轻型卡车建设项目的最大补贴项目。在过去三年中,政府对江淮的拨款几乎翻了一番,超过了该公司净利润总额的14倍多。


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不太在前十名之列,排在第11位,其年度补贴在三年内膨胀了2.6倍,达到16.7亿元人民币。长安汽车和广州汽车集团也跻身前20名。


对于一系列科技产品至关重要的芯片行业在排名中也名列前茅,虽然国家芯片大基金腐败严重,但依然获得补贴很多。2021中芯国际和京东方一直是前十名的常客,而国企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分别排名第九和第十九。


台湾企业富士康在A股上市的子公司再次成为中国国家补贴的最大受益者,这种情况在过去加剧了富士康国内市场的政治紧张。


资金也分散到了小公司,卦哥家通过对政府补贴与收入比例高的接受者进行分析,发现了上海一众制药和迈威生物等生物技术公司也大多获得了补贴。


欧美各国都继续关注中国制造2025政策,日本经济产业省在6月下旬发布的年度白皮书中专门讨论了中国的国家补贴,并量化了该政策确定的10个核心领域中向公司支付的款项的持续增长。


研究发现,2018年后增长加速,但这个称谓在媒体消失。2020年,向中国制造2025关联公司提供的补贴总额达到约1000亿元人民币,比2015年增加了一倍多。中国资本的整体活动已从房地产行业退出转向这些领域,对这些行业的财政支持越来越慷慨,政府资金从房地产投资转向了中国制造2025的所有关联公司,各省市都在竞相发展制造业。


根据卦哥家的统计,2021年政府补助总额为2179.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减少3.2%。这标志着自 2009 年以来的首次同比下降,但支持科技公司的政策没有变化,下降被市场视为因为疫情防控占用了政府资金和精力,还有地方给予个人在疫情中的补贴资金加大造成的。


这一下降也可能因数据收集方法变化,总金额根据每年损益表中记录的政府补贴金额计算。赠款发放存在滞后,但在实际执行之前,仅在资产负债表上列出。


另外,由于地方政府的财政约束,出现了一些政府补贴无法发放的情况。如福建液晶显示器制造商华映科技,它将其上半年净亏损的增加部分归咎于政府拨款的减少,该公司股票已经沦为2元的垃圾股。


这家在深圳上市的公司在福田最新的液晶显示器工厂于 2017 年 6 月投产后,本应获得福田政府分六期每年4.4亿元人民币的总拨款,一共补贴26.4 亿元人民币。然而,承诺完全兑现仅在第一年。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该金额被削减至 3 亿元人民币,并在去年 6 月再次削减至 1 亿元人民币。今年,它降到了零。


该公司在2020年曾表示,福田政府发出了一封信,承诺履行其财务义务,但该地方政府已承认其面临财务压力。


另一家在深圳上市的面板生产商维信诺,到现在都尚未收到河北省应于2020年6月支付的7亿元人民币的全部补贴。该公司罕见地冲销了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的政府补助,这意味着它认为这些应收款几乎无法收回。其上半年净亏损预计将翻一番,补贴减少1.33亿元是主要原因之一。


这些可能是孤立的案例,但地方政府财政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可能会影响公共资金的数量,甚至可能会转移到战略科技公司。由于地方政府缺乏资金,加上核酸检测费用以后由地方承担后,政府补贴的增长速度将放缓。


尽管战略是在国家层面制定的,但实际支付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地方政府支付的。当前的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夺走了地方政府通常来自卖地的宝贵收入,加上严格的疫情,还有对地方失业困难人群的补贴,占用地方政府资金。最近旨在刺激经济的退税的钱,也已经从地方政府的小金库中抽走。


根据目前的情况,卦哥家觉得在未来几年,各地方政府在给予这些企业发放补贴时候,将减少金额。由此也会影响一大批依靠补贴存活的企业,有些皮包公司专门骗取政府补贴的企业也将宣告项目破产,A股中的上市公司完全依靠政府几十亿或几亿补贴带动业绩的公司也将面临股票ST的退市风险,在这里提醒投资者擦亮眼睛。


鉴于长期现金短缺,地方政府分配补贴的方式将发生变化,肯定先围绕个人和急需的社会群体。小编在去年就收到了政府给予的两三万的补贴,今年也是主动联系给予了补贴发放,身边认识的行业从业者也大多都获得了地方多多少少金额的主动疫情补贴发放。


疫情防控今年有点夸张,对个体的影响加大,地方在有关国家政策的带动下,开始将财政补贴倾向普通个人,这是一种社会问题的关心关注。全社会在零容忍的疫情防控模式下,彼此扶持,一起度过危机之年。


总的来说,未来卦哥认为官方对科技公司的补贴将是选择性的,不再有奢侈的大派钱方式。这些年很多拿几亿几十亿补贴的公司,到头什么都没干成,未来补贴可能与研发支出水平挂钩,不做实事的企业将退出市场。


国家也似乎意识到了财政状况疲软的影响,6月中旬国家指示地方即使在当前财政拮据的情况下,也要保持支出优先顺序,强调还有地方需要适当加强。除了教育、医疗保险和基础设施建设外,还提到了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必须继续向科技公司提供补贴,只是审核会加强。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新能源汽车受政策扶持加大,疫情下经济进入新周期”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