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外界认为中国已经逐渐从上一轮疫情中恢复过来,能够喘口气的时候,最近几个城市再现的疫情,相当于给很多人泼了一盆冷水。
上海6月25日才宣布“打赢了大上海保卫战”,还不到两个星期,该市本星期二就宣布,将在三天内、至少10个行政区进行两次大规模核酸检测,但强调筛查期间不封控管理。
这个超级大城市有16个行政区域。换句话说,半个上海或1250万人再次面临3月和4月的情况——外出时必须持有在时间内的核酸采样证明。然而,对于经历过“下不了楼,又出不了门”的上海人来说,我相信这仍然是可以接受的。
官方通报说,7月3日、4日,上海连续出现多起本土病例,这些确诊者的足迹都与一处场所有关。星期二有很多网络消息称,这个“场所”指的是KTV。上海星期三宣布暂缓开放KTV,间接证实了这项消息。
有网民表示:“这难道是上海疫情三部曲的第三部《我为歌狂》吗?”也有网民调侃道:“这帮人是职业歌手吗?也太能唱了,唱遍上海滩!”
和上海一样的,还有千年古都西安。1300万人口的西安,自从7月2日以来通报了十多例感染者后,市政府星期二宣布,将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在持续一周的时间里,公共设施和娱乐场所关门,学校停课,餐馆禁止堂食。
西安表示,这是临时性管控,不是“封城”。西安去年底曾实行过一轮管控措施,还引发当地民众抱怨“买菜难”“看诊难”等。
西安这一波感染者染上的病毒是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分支。这是国内已知的第一起由BA.5分支引发的本土疫情。看来,即便有千千万万“兵马俑”守卫,这座千年古城也抵御不了冠病病毒的无情冲击。
还有6月26日开始便不断有确诊的安徽省,最近一周基本上就是每天都发现上百起病例。安徽这一轮疫情确诊人数已超过千人,而且正在向安徽以外的地区蔓延。与安徽交界的省份如江苏、河南、山东,据报已有十几个城市报告了多起与安徽关联的病例。
其中,江苏省制造业中心无锡市和长江三角洲的许多城市最受关注。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城市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化地区。
还有澳门,一直作为防疫模范生的“赌城”澳门虽然一直强硬的防疫措施,最终也需要面对疫情肆虐。澳门本轮疫情自6月18日暴发以来,累计确诊人数已接近千人。
已故赌王何鸿燊创办的澳门博彩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新葡京赌场酒店暴发了群聚感染,初估13人染疫。因此,澳门特区政府星期二下午下令围封。这是澳门近一个月以来,第二家被围封的赌场。
过去两年中国的清零政策对国内经济体产生了一定的经济影响。今年首五个月的就业市场在新一波疫情冲击下加速萎缩,中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5月达到2018年以来的新高,升至6.9%。与2月份上海疫情爆发前相比,增加了1.5个百分点。在全国范围内,16-24岁的年轻人就业尤为严重,失业率上升至18.4%,至少是三年来的最高水平。
对于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北上广深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竞争越来越激烈,返乡就业成为更实际的选择。许多年轻人的青春激情在疫情下被磨掉,他们越是处于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就越希望寻求稳定。回到家乡,在国有企业或政府单位找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已经成为我们年轻人在这个不可预测的时代安顿下来的一种方式。
作为更新卦哥家公众号的,小编每天都在听中央新闻。在这两年国家大力宣传年轻人回乡创业的舆论下,从大城市回当地就业的毕业生过去两年来有增加趋势,今年的宣传更多,增幅也更明显,返乡人数比以往多出约一成;他们大部分选择进入政府单位和国企,少数选择创业,比如开咖啡馆和当电商。
在大城市就业市场萎缩的情况下,中国试图用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吸收大城市过剩的就业人群。
今年5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和“拓宽基层就业空间”,包括支持中小微企业更多吸纳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
2022年是多年来应届生最多的一年,在竞争激烈的一二线城市里,因为应届生在大学学不到过多技能,不少毕业生得投出数百份简历才能找到工作。中国的大学是进难但出容易,不像国外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所以中国的应届生除了头部的顶级名校,非985和211的应届生普遍缺乏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技能,也就导致就业无法与多年工作经验的人竞争。
一切的,都是因为疫情造成的,各地频繁封城对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鹅厂、阿里、抖音、拼多多、美团、京东这些巨头企业也因为这些年中概股危机,没大面积招人,还在裁员,更加对就业带来影响。
在这种时候,面对新的突发疫情,如果继续采取影响极大的封城措施,卦哥家认为消费复苏将再次受到打击。因为之前封城后,物流和供应链的正常化在夏季到来之前才能恢复。如果这次新一波疫情在重要的经济复苏适合到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更加长期。
当然,继续封城也不是不可以,那就需要出台刺激经济措施,这又面对新的问题:财政危机。
如果只是计算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月至5月累计金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会下降10.1%,下降幅度前所未有。由于今年采取了大规模减税措施,作为最大收入来源的增值税收,单纯计算减少了43.4%,可以说减半。即使中国现在经济不景气,可是背后有这么大的财政收入支撑,如果不够,背后还有多少财政空间?
假如需要让面临财政困难的中国经济在短时间内复苏,剩下的办法只有重新拉起房地产经济。如果政府改变过去几年一直坚持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说法,房地产行业和市场的危机很快就会消失。如果采用这个办法,房地产的债务问题和泡沫还会继续吹大,继续给未来制造问题。
两年多以来,每次地方疫情出现,地方官本能的都会采取过紧的防疫办法,没人在乎经济好不好,只会关心自己位置稳不稳。放眼全球看,采取清零的国家,基本上也一直在反弹和减缓直接徘徊,没一个可以真的清零的。
如果还不能找到一个适合中国的防疫道路,让经济这样的折腾,对于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疫情已经导致年轻人产生躺平和润的思想,不想努力只想找个稳定体制内工作躺平,官方却不愿意看到这个情况,但也也没找到办法改善。
作为影响全球经济的国家,中国这样继续下去将影响全球经济。粮食危机、通胀危机、能源危机等等都已经是欧洲和美国政府面对的最大问题,美联储加息将带动全球经济危机,东南亚外汇大战已经开打,国际局势变化已经越来越大,中国企业和中国年轻人还需要多久才能拥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