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阳湖大坝项目建设,能扭转江西经济现状?-中国讯息网

潘阳湖大坝项目建设,能扭转江西经济现状?

作者:中国讯息网 阅读量:8549 发布时间:2022-06-19 13:14:52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最近成为了舆论争议的焦点,因为当地政府恢复了在鄱阳湖上修建大坝的计划,该项目在六年前因环境抗议而被搁置。现在,项目开发人员表示,他们有一个新的理由来建造屏障,那就是:帮助环境。

江西省表示,筑坝将使鄱阳湖能够更好的节约用水,并随着气候变暖还可以应对日益频繁的区域干旱,有助于当地野生动物,并为170公里长的水道提供灌溉和改善航行。而反对者认为,这道屏障将破坏数十种候鸟的生态系统,并通过扰乱下游水流造成更广泛的环境影响。

目前争议的焦点,卦哥家总结主要是双方对什么是“生态保护”有不同的看法。对当地政府来说,水主要是人类使用的资源;对环保主义者来说,这关系到更广泛生态系统的健康。每个人都在谈论生态,但我们需要对影响进行客观的理解和评估,官方需要诚实对待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

江西省上月发布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EIA),根据时间计算,在2022年6月18日举行公众咨询听证会之前,该省仅用了两周时间就审查完了这份1200页的文件。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是一个泄洪口,在雨季吸收部分多余的水,在旱季将其排回江中。湖泊大小的自然波动形成了一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共有102种鱼类和300种鸟类。

江西省政府表示,气候变化正在打破这种平衡,导致旱季开始较早,持续时间更长,需要修建大坝以防止水位进一步下降。根据水利水电研究院的数据,自1961年以来的55年间,鄱阳湖流域的平均气温每年上升0.02℃,导致春季和夏季出现更多的干旱期。鄱阳湖水利工程建设办公室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随着干旱成为新常态,水环境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但季节性天气变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鄱阳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流域之一,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三峡大坝位于湖口上游1000公里处,20年前开闸时对下游漫滩产生了重大影响,水电站通过抑制泥沙淤积,降低了下游河床,使更多的鄱阳水得以排出。

随着一座座新大坝的陆续修建,长江及其支流沿线的其他地方都面临着建立自己的储水设施和水力发电机的压力。根据卦哥家财经查询的官方通告进行统计,这一多米诺骨牌效应已经导致长江流域现在修建了5万多座大坝,其中包括100多个大型水力发电项目。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沿河至少70%的湿地已经消失。

基于上面的现实问题,江西压力可想而知,继续下去将影响江西全省人民的生存。所以目前对于江西和鄱阳湖周边城市来说,解决办法就是效仿。

在当下复杂的环境中,当地政府辩称,其拟建的3公里长的水闸将在每年9月至3月期间阻止水排入长江。根据该项目的EIA,较高的水位不仅有助于减少干旱和提供灌溉,而且还能为鸟类带来更多的食物。

这些主张受到了环保组织的质疑。EIA未能进行全面评估,大坝将阻止濒危长江江豚的迁徙,报告认为该项目不会对迁徙的野鹅产生负面影响,这是不科学的,而且缺乏相应的研究。

环保机构表示,如果没有全面的科学证据,在消除环境风险之前,就不应该提出该项目。大家知道民间环保机构谁敢这样反对?好在机构背景强硬,所以提出的质疑更有权威性。

在改革开放几十年内,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鄱阳湖在这期间也并不是说毫无影响。过去,为满足江苏、浙江和上海等下游几十座大小城市40年来的房地产建设,数百万吨的湖沙已经被挖掘出来,供应长三角地区的房地产发展和基建。

而随着鄱阳湖周边农田化肥用量的持续增加,还有沿岸城市工业的发展,湖泊的污染水平也在上升。目前中国大量耕地都由于化肥过度使用导致土壤受到影响,江西也是产粮农业大省;随着十几年前南资北移后,江西招商引资加快,珠三角落后制造业和污染企业开始转移到中部地区,也导致了对鄱阳湖的环境影响。

这些年江西政府也在非常努力对挖掘鄱阳湖的旅游潜质,该地区作为“候鸟天堂”有自然景观,但江西方面在鄱阳湖的商业上没有取得任何成功,投入巨资都前功尽弃。

江西的旅游经济发展,为什么做不起来?卦哥家近期前往过江西旅游,对南昌周边和鄱阳湖进行了一些了解,当地虽试图吸引游客拉动旅游经济,但管理还是落后。网上针对当地旅游的评论,大概就是交通不便、高铁和机场宰客现象严重、城市偷盗猖獗且遇到问题得不到解决等等。

即使疫情进行这么多年,当地在过去投巨资进行的表面工程建设也没有吸引过多省内和外省游客,所以在鄱阳湖的旅游经济打造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2019年在湖边的吴城镇建造了一个“候鸟镇”,投巨资进行建设后也没取得成功,迫于游客减少加上运营成本压力,该景区也自3月份以来被关闭。

有关专家表示,应该对因生态保护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地区进行一些补偿,但慢慢建立这样一个体系需要时间。

尽管这场疫情可能阻碍了该地区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努力,但随着中国目前优先考虑振兴经济,官方加强了对基础建设的投资,而鄱阳湖大坝的重新建设也让地方政府开始重视。5月,国务院发布了33项措施,以缓解病毒变种爆发对经济的影响,包括加快一批水电项目的建设,注资数千亿投资。图片

根据EIA,如果修建鄱阳湖大坝,水位将全年保持在高位,从而可以改善242万亩稻田的灌溉,到2050年,水道上的航运量将增加一倍。而到2021年末,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中国内河航运量下降明显,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仅剩15448个、减少1233个,所以大坝建成能否达到预期经济效果,还是未知数。

这些年随着气候问题引起重视,世界各地的“绿色”发展议案非常之多,频频被提出,鄱阳湖这次的大坝建设项目只是一个例子。江西方面在该提案提出了必要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以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

在可持续发展来看,许多建设项目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不对其长期影响进行强有力的独立评估,一些措施最终可能弊大于利。今年早些时候,由联合国支持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报告,其中有一个词是:适应不了。

如果解决过去建设项目造成的问题的方法是启动另一个项目,就像是用一个新错误来弥补旧错误,这永远不会结束。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潘阳湖大坝项目建设,能扭转江西经济现状?”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