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居委会与核酸检测-中国讯息网

疫情下的居委会与核酸检测

作者:中国讯息网 阅读量:7680 发布时间:2022-06-01 22:15:14

前段时间核酸检测频频上热搜,随着对多家核酸机构的调查,这周核酸概念股也在意料之中持续下跌。本身疫情是一个灾难,但随着持久化的防控,防疫成为了一门庞大的生意,特别是核酸检测。图片

近段时间,四五线城市卦哥家不知道,但一二线城市基本都在忙于核酸,居民是在做核酸就是在去做核酸的路上,上海封控60多天做了N多轮,吉林更是直接不做核酸就进行拘留的措施。可以说就是重复的排队、刷证件、张嘴,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日常。

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已经完成约115亿人次的核酸检测。如果中国所有二线以上城市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每年的费用可达1.72万亿元,占GDP的1.5%。庞大的金额,持续了2年半,前两年的经济利益可见有多高昂,这还只是核酸还不包括其它。

上周北京朴石医学检测试验室被查,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警方因此介入,控制了六名涉案人员。不少读者估计看不明白,卦哥家给你简单的说,其实就是这家实验室根本没有全部检测样本,比如100万份只检测30万份。因为这样可以节约开支,不用雇佣太多员工,还可以让北京继续疫情发酵蔓延,让实际上的阳性病人继续在传染他人。这样就可以节约运营成本,还可以继续因疫情严重获取稳定的业绩提升,如上海持续2个多月的疫情每天千万人核酸。

像杭州全市、上海与北京的某些地区都曾每48小时做一次核酸,至于抗原检测就更频繁到让人头皮发麻。动辄全员核酸,以上海人口2500万计,每人每次即使只耗时一小时,也是2000多万个工时,如果以每人10元人民币的工本计算,则要另外耗费两亿多元人民币!一轮又一轮的核酸和无尽的抗原,加上长期的封城,背后的成本和对人们正常生活的隐藏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核酸的高利润实在诱惑大,奸商不停的发大财,他们的经济账不包括国家的账本。今年上半年凡是与检测相关的上市企业都利润暴增,有一家名叫“安旭生物”的企业,利润甚至增加3147.87%。非仅企业如此,个人也不例外,网上就有人贴出有承揽外包检测者,一天可赚取数万元的暴利。

最近核酸检测更是要进入新的浪潮,各地大建“步行15分钟的核酸采样圈”,并将核酸检测常态化。根据已布设1万个采样点的杭州测算,仅考虑城市人口,中国至少将新增75万个检测点,需要的核酸采样和检测员在百万人以上。多家核酸检测机构纷纷招兵买马,加速拓展业务。

若中国所有二线以上城市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每年成本约为1.72万亿元,占2021年GDP1.5%;若每两天对70%人口进行核酸检测,成本相当于中国GDP的1.8%,而2020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也仅为7.1%。

上面卦哥家说完,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些核酸公司赚发了?其实也不完全哦,因为这些钱能不能拿到手也不好说,核酸检测公司的应收帐款可能充斥大量难以回收的款项。

前不久医保局表示,核酸检测费用由各地承担,这些费用必须地方政府自行负责。截至目前,深圳90%的冠病检测费用由国家医保统筹基金支付。一些城市现在为了节约成本已经将检测间隔时间拉长,某地还公布要求居民自费。

根据核酸检测的上市公司最新财报显示,在频繁的核酸检测环境下,多家公司已经陷入资金链危机。地方拖欠核酸检测公司费用,导致现金流变少,新一波的行业大跌或将开始。根据媒体报道,从开始参与上海的大规模核酸开始参与的一家公司,到现在2个月后仍未结账;一国企消息人士说,这类企业的回款周期可长达半年到九个月,甚至可能被拖欠几个亿。也就是说,并不是谁想做,就可以做这个生意的。

好在经历2个月后,上海今天已经解封。始于玩笑(4月1日愚人节),止于儿戏(6月1日儿童节)的封城在历经两个月后终于在今天迎来全面解封。上海的核酸之路,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今天“上海回来了”、“上海全面复工复产”以及上海市政府写给广大市民的感谢信也在今天陆续登上微博热搜。

但也有一些上海网民在自嘲表示,电视上的新闻发布会是给上海外的人看的,不管是什么区,能不能下楼,还是是居委说了算。要不要提级管理,居委说了算。至于究竟什么时候复工复产复市,取决于小区能不能放人,最终还是居委说了算。

根据权威的解释,社区居民委员会简称居委会、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中国地区城市街道行政建制镇的分区即“社区”的居民组织,即城镇居民的自治组织,地位类似于农业区的村民委员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为城市、镇非农业居民为主。

根据居委会组织法的规定,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和街道办事处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是行政管理区管委会(例: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派出机关,行使区人民政府或功能区管委会赋予的职权,而前者不属于行政机关。

可是说不清的是,社区居民委员会又有“三委”,其中的社区党委是指按照我党章程的规定,在社区之中成立的、以全体社区党员为组织对象的党的基层组织。根据一些新闻报道来看,这也大概就是一个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处理基层纠纷时,为何会有警察出现协助的原因。

居委会的职能范围也相当广泛,由于他们通常最熟悉该地区的居民,许多公共机构和行政单位的工作已经下沉到居委会,包括调查任务或证明居民的情况。

其实上海从五月中旬就开始逐渐放开了,部分人员可以凭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进小区前加测一次抗原,如阴性可回小区。可是就有防范区居民拿着手机,调出官方微信“上海发布”的消息给小区保安看,得到的回复却是:那你从“上海发布”里出去呗。

上海的政策与居委会管辖下的社区政策不一致,导致部分社区复工人员申请轮换回家,但被拒绝;有些社区可以回家,但不要出去了;有些社区,想离开社区没有问题,但回去工作后,不能回去了。

然后在五月下半月上海就出现各种奇怪现象,居委会推出花样百出的通行证。包括对人数、时间和次数的限制,如每户只能出去一个人,每日一次不能超过一小时,甚至通过摇号决定。

上面的只是不让出行,居委会为了完成防疫指标,此前也对一些公寓大楼进行封锁。普陀区居委会4月16日用一把U型锁锁住了一栋公寓楼的大门,引发居民强烈抗议。居民称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作出封锁大门的决定,如果有事故或者火灾大家都只有死路一条;也有不少网民质疑,这到底是谁赋予居委会的权力?

上海居委会日常工作中出现派发物资不及时不到位,派发肉制品出现质量问题等,更进一步激化普通市民和居委会人员之间的矛盾,以至于上海青浦区某居委会人员防疫期间半夜11点在办公室吃网红瑞士卷,被曝光到网上后,也引发网民强烈反弹,吃了许久方便面的网民纷纷要求同款瑞士卷。

居委会的特色卦哥家发现在中国各城市也不同。深圳愿意给居委会在编人员发钱,也会以更优厚的薪水招揽211/985的高材生,起薪约十多万;而上海则因为过于市场化而不愿给居委会发钱,导致无法吸引年轻人,居委会带编制的公务员月薪也仅在7000至8000元,更多的是事业编和合同工,月薪仅5000块左右。

工资不高,工作强度大,夹在政府和居民之间受气。本轮疫情期间,上海引发了一波基层人员离职潮。

上海黄浦区海悦居民区支部书记马胜烨在小区封控近一个月后,因连续多天满负荷工作却遭居民误解和谩骂,在小区微信公众号上发文辞职。

浦东新区昌里花园居民区书记吴颖川也向小区居民请辞,并透露履职五个月来已经历三次封楼,两次封闭小区,累计九次全员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整整4000多人的基本保障全部压在居委八个人身上。

上海已经解封,为了防止出现权力滥用,官方专门开新闻发布会点名居委会:除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管控区外,各区、各街镇及各居村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等,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居住本社区的居村民出入。昨日“上海居委会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居民出入”昨天也登上热搜,引起舆论讨论,上海的居委会已经被网友认为成为影响复工、影响中国经济、影响全球经济的绊脚石。

在疫情刚出现时候,武汉当时成为中心,在武汉防疫的过程中武汉居委会体现了不一样的特色,成为防疫成功的重点一环。现在2年多的疫情,各地也轮番出现封城问题,可是2年半时间防疫已经进入“持久战”,各地大量轮轴转的一线人员已体力透支,疲于应付,索性一刀切或层层加码来对付,受影响的国人也日渐失去耐心,基层社区和社区居民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

经济增长受到影响,房地产不行地方政府卖地也卖不出去,疫情下为稳定经济而采取的减税降费等措施,地方财政紧张不再是新闻。即使没有疫情冲击,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等这些经济发达的省市不用国家给钱,但这些地区也拥挤大量人群,不管是层层加码的居委会还是不断的核酸,都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和谐安定的一大因素。

人性在金钱、权力面前永远不堪一击。卦哥家觉得这就像是有网友说的,把下雨的权力交给卖伞的人,雨就永远不会停。做核酸的希望疫情继续,这样收入不断;居委会也就这时候权利最大,如果没有疫情防控他们就真成服务者而不能滥用权力了。

随着2个月的折腾,中国经济再次走向发展轨道,不管是自私的核酸检测机构,还是某些狂妄的居委会,都无法阻挡时代的进步。疫情终将结束,明天肯定是更好的,只是它的步伐会跌跌撞撞、姗姗来迟。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疫情下的居委会与核酸检测”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