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总理召开10万人会议-中国讯息网

中国总理召开10万人会议

作者:韩咏红 阅读量:7900 发布时间:2022-05-27 20:25:19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这段日子里的考察行程与重点会议很多,马不停蹄,十分忙碌。

过去一个多星期,李克强到云南进行了三天考察,在昆明召开“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座谈会”,江苏、浙江、广东、四川、辽宁等中国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共12省省长视讯出席,其中10省的经济总量居中国全国前十位,阵势浩大。

本周一(23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释出多项经济利多,包括全年退税2.64万亿元,减征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等“大礼包”,大力扶持经济、民生与就业。

到周三(25日)下午,中国国务院又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根据财新网报道,这次会议在省、市、县设立分会场,各级政府领导及政府主要组成单位负责人都收到通知参加或收听收看。另有媒体推算,这场“稳住经济大盘”会议的规模超过10万人,国务院会议有这么大的阵仗、传达范围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极为罕见。

要说这种大会在中国绝无仅有,那也不是。上一次召开这种超规模大会,是2020年2月23日中共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的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那一次电视电话会议有17万人参加,是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电视电话会议。

那么本周三的超规模大会又有什么特点呢?从官媒披露的信息看,主要还是传达李克强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政策部署,尤其是更清楚地将一些核心意涵和明确要求直接下达到基层,凸显了会议内容非常重要紧急,也不容信息在传达中出现消减和曲解。

10万人参加与收听收看的规模本身,以及会议用词的严峻,都是在突出紧迫感。比如从官方过去常说的是“稳市场稳就业”,到周三成了“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以及“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都再再对中国今年可能达不到预定增长目标发出警讯。实际上,“稳住经济大盘”这个表述,就比中国惯用的“稳增长”严峻得多,字里行间透露出经济大盘已整体上不稳,而不只是增速快慢问题而已。

会议上,李克强直言中国经济在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来面对的困难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他指明各部门对稳经济大盘都有责任,要求以更强的紧迫感,“抢抓时间窗口”,努力推动经济重回正常轨道。会上还宣布国务院26日就会向12个省派出督查组,对政策落实和配套开展专项督查。

会议后,多个省市政府迅速做出政治表态,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海南、云南等多省召开续会,提出要超前谋划、以超常规力度和手段落实政策。其中,浙江省长王浩宣示将“坚决扛起为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作贡献的浙江担当”;湖北省长王忠林指稳住经济大盘是“国之大者”;江苏省省长许昆林强调“确保政策受益主体不漏户、不漏人地清晰了解和应享尽享”,等等。

随着中国疫情反弹与经济形势一日比一日严峻,一个近期在国际媒体上颇多议论的问题,是中国领导层是否对疫情防控手段出现分歧?从至今的信息看来,负责经济、民生、就业等具体事务的国务院,对经济问题的着墨确实更多,本周两次国务院主持的会议,也一再重申“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在高层分工上,保住经济民生是中国国务院领导最直接的使命与责任,国务院工作也是侧重于经济民生问题。不过,李克强虽然没有提到“动态清零”,但他也对10万人强调,“不断解决两难多难问题是对行政能力的考验。要在防控好疫情同时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防止单打一、一刀切”。

对于李克强频繁在各种媒体上亮相,包括网传他“健步如飞”的照片,以及召开10万人会议,这些也可以理解为中共高层之间的分工和默契。面对经济大盘不稳的现实,中国是需要由高层释放重视经济的态度和决心。按照中国政治的运作模式,国务院能够召开10万人会议,一定是经过中共政治局会议的批准。

前文提到,中国上一次举行10万人级的电视电话会议,是在2020年2月23日中国抗疫的关键节点上,习近平主持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当时部署工作的第一条,就是“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

两年后,中国再次来到需要从严苛的疫情防控中,走向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的关键节点。诚如李克强所言,当前的困难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更大,国务院总理发出的信号,是否足以带来防疫措施的松绑,在中国经济增长大幅下滑之际力挽狂澜,将左右中国全年的经济与社会稳定,甚至是更长期的发展。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中国总理召开10万人会议”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