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半年里,无论是在超市买蔬菜还是在外面吃饭,卦哥在结账总是有些火,同样的商品,如何一次比一次贵?如何价格不涨但菜品缩水?即使是一把蔬菜,一个苹果,十个鸡蛋,也经常悄悄地调整价格。
最近国内到处疫情,特别上海和深圳和广州都受到影响,物价已经影响了所有人。在社交平台上,不认识的网友在各种留言区相遇,彼此以兄弟姐妹相称后热情交流;先说国际风云,再说国内市场。内地东南西北各个地区,物价齐涨的趋势,各路网友竞相分享:某个咖啡店涨价两块钱钱,另一个铺子豆腐涨价5毛钱;互相诉苦和表达无奈彼此保重,像是一样的天涯沦落人。
善良的网民不会忘记分享自己攻略,分享省钱的技巧,分享他们的廉价食品。因为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市场上总是有走鬼,十几年从未变过,保持卖的价格还是初始价格。有的一杯豆浆还是1块钱,有的一个包子还卖五毛钱。卦哥家财经认为是这些商贩关心的是邻里的老街坊,不忍心把上涨的成本转嫁给为改革开放时代建设国家一代。他们散步在租金低的老城区,勉强承受通货膨胀的影响。用一句流行的官话来说,是“可持续”发展需要受到考验。
长期以来,无论在哪里,当人们谈论日常生活必须品涨价时,政府喜欢使用数字,普通人只看自身的感觉,数字和感觉之间历史以来总是有距离。
面对疫情,中国政府已经准备在2022稳经济,出台一系列措施。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家要开战谁也没办法。中国人春节还没过完,普京大帝就派兵寻仇。乌克兰到处都是硝烟,全球供需也失衡,物资都在涨价。各品牌和生产者还没涨价呢,市场就开始了涨势,疫情又不断杀到,人们的钱包也捉襟见肘,大家立刻想到:这样下去,生活还也没有盼头?
政府也多次开会表示会根据情况发展,适时推出刺激措施,但承诺一直没兑现。因为CPI靠猪肉拉动,现在肉价很低所以CPI也很低,其他日常蔬菜和食品涨价也引起不了重视,不法商贩随之趁火打劫囤积居奇卖高价,富了一批人让普通老百姓生活成本上涨。
此时不止中国,卦哥家计算全球通胀率已经达到7%,是过去30年的新高,并还会继续上升。其中,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最为明显,西方因靠民意所以抱怨让他们政府感到压力。更糟糕的是,这次的社会经济风险也没有合适的社会经济解决办法;政府不能不考虑经济规律掌控物价,又不能乱发补贴消费挖空国库。
对中国来说,未来如果居民生活成本还上涨,说起原因到底是什么影响,都是一个无解的答案。还有局势和物价走势一直不稳,导致政府想介入也无针对性,数字与切身感觉毕竟总不一样。所以接下来政府如何调控,非常考验经济手段,不然很难让居民生活成本稳定波动。
在未来的日子,可能很快会诞生出很多关于中国通货膨胀下的社会现象文学作品,都可以被列为经济学未来的案例。
回望中国过去百年历史,也就抗日战争和内战前后,由于通货膨胀等金融问题,中国引发了各种奇怪的社会现象,包括囤积、黄金投机,甚至因黄金投机而震惊的黄金舞弊案。
在经济学近代历史中,往往是在物质缺乏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才是很容易发财。有些人囤积粮食,有些人囤积能源等原材料,这些都很容易发财。运行国际路线的,带一些外国商品也可以发财。也就是说,只有公职人员没有办法,中产收入阶级是最受打击的一个群体。当下的中国经济环境,促进共同富裕,让前几年快速拥有财富的中产群体资产缩水可能很快到来。
在近代最经典的黄金炒作期,就是当时战时物资贫乏,物价飞涨,造成全民疯狂投机炒作黄金储蓄券,集体“纸醉金迷”过日子。那时候官方和黑市的黄金价格相差许多,政府为了“回笼法币”,发行黄金券,价格是黑市价格的一半,但必须半年之后才能兑现。小市民看到金子卖到四万几一两,黄金券只要两万元一两。于是纷纷把金子拿到银楼去换现钱,再把现钱拿去买黄金储蓄券。六个月到期后,凭储蓄券去兑现金。也就是说,卖掉一两金,六个月之后,就变成了二两金子。
在这种好事情下,卦哥家发现充满了无数传奇案例。投机者拿到黄金券,送到银行抵押贷款。借钱,然后存钱。一张储蓄券,借三四次,一赚再赚。但就在大家都期待兑换黄金券,幻想一夜致富的时候,政府突然发出通知:买黄金储蓄券的人到期只能六折兑换。一夜之间,众多因黄金涨价疯狂的人,面对六折兑换,蚀本造成疯狂。
这个案例大家有没有觉得跟现在的什么相似?随着人民银行开始回笼市场资金,房地产基本上已经没有投资价值,市场资金减少导致股票也已经缩水,生活用品开始大肆涨价,大宗商品能源价格持续攀升。
经济混乱中政商贪婪腐败,普通百姓肯定是首当其冲,直面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中小企业承受更高的生产成本。如近期的疫情防控,地方防疫成本降低才能让地方政府更加积极,那降低防疫成本是很难的,无法降低的话那就只能富了有权的人,联合有资源的商人高价将商品卖给普通百姓。
2020年为了防疫和之前国家大肆发行货币,然后就市场货币太多,这就是所谓的通货膨胀。之前发的钱多,是进入了房子上,所以房价一直在涨。但疫情时候,政府发行资金进入了股市,所以股市涨价几倍。通货膨胀,钱不值钱,资金流入的地方就肯定要涨价,这叫货币贬值。
政府不希望货币贬值和资产过快涨价,就是要收回市场上的法定货币,这叫回笼货币。如中国股市从2021年后持续的下跌,还有2022年开始的继续下跌,都是政府持续的回笼资本市场资金造成的。还有这几年各地对房子限价,还有限卖,但政府又抽走了房地产公司的资金,政府回笼房地产资金就很容易让价格下跌。
其实回笼法定货币的方法卦哥家觉得有很多,不一定是进行收紧市场现金流。比如多渠道收税,这两年对直播和娱乐圈的查税就是,官方公布数据在疫情这2年多国家税收还保持大涨趋势,即使2022年中国经济这么紧张的情况下一季度全国税收也保持大量增长。税收的不断增长,让企业手里现金流也减少,让中产阶级也减少了日常开销,让社会回归到了紧张事态。
在当下局势不稳定和物价波动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勒紧裤腰带,还要系好安全带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