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副市长哽咽发言,上海疫情展现了不一样的侧影-中国讯息网

上海副市长哽咽发言,上海疫情展现了不一样的侧影

作者:卦哥家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2-04-09 15:26:26

“这个事情我知道,我不能讲了,我再讲我要哭了。”

曾经是中国防疫模范生的上海,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疫情数据迅速上升,控制措施不断调整,各种乱象民怨..疫情下个人的突出经验似乎淹没在复杂的数据和舆论中,最近卦哥家财经发现直到社区居委会书记和返岗护士的电话录音迅速走红,让很多人在喧嚣中听到个人的挣扎,以及挣扎中的毅力。

上海虹口区嘉兴路街道香港丽园居民区书记刘苗在电话中哭了,他的无奈不仅反映了上海抗疫中遇到的困难,也凸显了前线人员在各种限制下做出艰难选择的勇气和责任,以及崩溃边缘反映的人性光辉。

在周一上午,上海启动最大规模的核酸检测,覆盖全市2500多万人。正在协助社区医护人员做核酸采样工作的刘苗接到一名小区居民来电。对方是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护士,因收到医院征召要求返岗工作。但由于所居大楼属封控状态,原则上不可出户,因此找刘苗协助。

刘苗与护士4分26秒的通话记录后来在网上热传。电话的一端,刘苗虽然语速仓促,但谨慎细致地询问了护士想返岗的相关情况。得知没人能为她承担在封控下出户的责任时,刘苗心里已扛起这份责任,剩下的话似乎只是在说服自己:

“你这个事情我知道,我不能讲了,我再讲我要哭了。我希望你回去返岗,知道吧……但是我不敢做主,你现在只要能承诺,确确实实是返岗,那我就放你出去,写个承诺书。”刘苗在电话中哽咽着,嘴上虽说“不敢做主”,可是大家都已经感到他还是做出了最终决定。

护士因为刘苗情绪,也有所悲伤,但是卦哥家决定是护士考虑到刘苗的担心,最后护士哽咽道:“如果返岗我就住在医院了。”刘苗后来说,他可以让护士回来,“你如果要回来洗澡,我还是可以允许你回来……你住医院你家里怎么照顾啊?我想让你出去之后再给家里带点东西回来,不然的话都没有机会买东西……”

刘苗哭着说,自己处在崩溃的边缘,整个四五千人的小区只派来了三个医生,人手非常短缺。但他毅然做出决定,让护士做了核酸后返岗:“我不管了,你既然是医务工作者,为了上前线你就去……那边更缺人。” 

很多网友听完这段录音纷纷赞扬刘苗,“这是一位有温度的好书记”。

央视新闻、新华社等媒体4月6日找到了落泪书记刘苗。他解释,打电话的护士所住的楼是封控状态,且曾出现感染者,“说实话她是护士,医院这时候叫她回去,我们一定是支持的。但我需要对我们居民区负责,所以我要确定一下。”

他还说,自己亲自送护士出行,因为小区在封控的时候,理论上是足不出户,“没有我去接,讲实话,她是出不来的。”

刘苗还说,小区有30多个这样的情况,都写了承诺书、登记了资料。“到目前为止从我手上放出去的人,没有一个是放错的,他们回来后都向我们报备了。不管是谁,他出去是确确实实有需要的,或者说疾病重病,包括我们有个孕妇,小区封控第一天就有早产征兆,我们了解后及时放行了,当天孩子就生下来了,现在已经回来。

刘苗解释,把护士放出去,自己肯定要担责,“我得知她接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征召,第一反应就是必须让她返岗上前线,我不仅要对居民负责,更要考虑抗疫的大局。”至于在电话上哭泣,刘苗说自己泪点比较低,在抗疫期间已多次落泪。但他说:“虽然我泪点低,但我转变也很快”,与护士通话后,刘苗迅速收拾心情返回工作。

根据卦哥家的查询,刘苗以前一名军人,在1995年入伍,在部队16年,2012年转业。2019年10月,他来到社区,从书记助理做起,自2021年夏天开始当了居委书记。

刘苗说,所属小区3月28日就因为有感染者封控了。“我们小区有1383户,人数基本稳定在3650人,居委会人手不多,都住在了居委会,我们在这里,老百姓就觉得有感觉了,一点不慌了。”

对于上海居民与一线人员近期发生的一些冲突,刘苗说,日常矛盾平时也会发生,只是在这个时间点上,大家就会很容易被触动。他坦言,自己2019年接触居民区工作,非常理解这些冲突。但自己并不回避,“我的信条是,假如我当了保洁员,我就不能讨厌有垃圾;假如我进了厨房,我就不能怕热,群众不找你找谁呢?”

《解放日报》4月6日刊发了一篇评论文章,卦哥家决定虽然并未直接说明白是刘苗,但也揭示了了“刘苗们”的不易。文章写道,这段时间,在上海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广大基层干部和一线工作者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他们承担着繁重的防疫任务,更要努力化解群众的焦虑甚至怨气。他们直面着一线的矛盾和问题,被当过“出气筒”“解压阀”,感受过身心俱疲。

文章呼吁:“对于基层一线的工作,市委领导多次给予高度肯定,并部署了对基层的力量支援工作。对基层一线的同志,我们要由衷致敬,更要切实尊重、切实呵护,不能辜负他们的艰辛付出,更不能让他们流汗又流泪。”

在这个感人的故事中,返岗护士不容忽视。收到医院的召唤通知后,她没有逃避责任和以住在封控大楼为由呆在家里,而是挺身而出,奔赴感染风险更大的医院。

刘苗与护士的对话在各种媒体报道后已经名扬四海,但可以想象,上海有许多一线人员默默付出,无私奉献,还有一些普通人感人的故事。

就像4月4日上海全市核酸采样之后,一段拍摄于当天傍晚上海某小区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视频中,两栋大楼上灯光闪烁,楼里的居民们齐声高喊“谢谢南京(来驰援的人员)!”老人和孩子也在大喊感恩,让人不禁落泪。

还有一段视频在网上流传,一名医生在上海某方舱医院不知何故摔倒,三名在场病人一路小跑到急诊科。

在我国动态清零抗疫政策下,上海医疗体系治疗的冠状病患者数量激增,包括大量轻度和无症状患者。结果,医务人员忙得几乎崩溃,轻度和无症状患者悠闲地坐在医院床上滑动手机打发时间。

对上面这个视频,网友们说“阴性医生”倒下了,“阳性病人”们却健步如飞、身手矫健地抬着医生去急救,这也是沪上抗疫前线的一幕奇景。目前,卦哥家还不晓得这名医生的情况。

微博用户“Candy~微”4月6日发微博称,一批支援上海方舱医院的军医,据说是实习生,来的第二天已经陆陆续续晕倒六人了,“现在是阳性的在救阴性的,天天(救)他们都来不及了”。

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是很苦,但也有很多可爱有趣的画面。今天在微博流传一段视频,上海某小区一名“大白”(医护人员)花式喊话做核酸:“下来做核酸,志愿者没有肖战王一博蔡徐坤彭于晏,医生上海的,带好口罩,不用化妆,团队五人,平均年龄52岁,都不考虑离婚。”

“大白”幽默的语调似乎在说唱,朗朗上口,让人忍不住笑了,也给无聊的核酸检测增添了一点乐趣。

不用说,上海疫情确实暴露了一些不足和缺点。然而,卦哥家认为通过落泪书记的做法也反映了在一刀切的宏观措施下,根据个人情况,仍有合理调整、灵活整合的余地。

在严厉的政策和数据的执行中,还是有许多温暖的故事。权力腐化人性,可人性中也有出污泥不染的一面,同样极具感染力,那就是慈悲。一线防疫人员和人民的众志成城,合在一起构成了上海抗疫的侧影,展示了共和国在患难中的互相扶持精神。

没有人知道上海什么时候可以告别疫情阴霾,还有防疫措施的对错得失自有历史书写。但必须承认的是,那些仍在上海抗击疫情,或者就是为了生活而坚持的人,是值得我们的尊重和鼓励。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上海副市长哽咽发言,上海疫情展现了不一样的侧影”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