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一战丢失印太优势-中国讯息网

俄罗斯一战丢失印太优势

作者:伟达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2-04-08 09:01:19

普京发动侵略乌克兰战争的初衷,是一举武力解决乌克兰问题,恢复在欧亚大陆霸主地位及优势。但现在适得其反,乌克兰没倒下,俄罗斯站不稳,俄乌战争反而可能削弱拖垮俄罗斯,造成俄罗斯“二次解体”。这个趋势将导致印太格局的何种演变?

多年以来,普京被称为“国际地缘政治高手”,在欧洲,印太及中东等地区谋取优势和暴利,玩得风生水起。譬如在欧洲先主打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供应,逐步控制和卡住了欧盟的能源生命线,而后在格鲁吉亚和克里米亚半岛等地动武抢地盘。欧盟虽然强烈不满,但也似乎无可奈何。

在印太地区,普京显得更加得心应手。首先与中国签署了边界问题协议,把自己从最为棘手的领土领海争端摆脱出来,巩固加强了地缘海权优势。在朝核问题上暗助金正恩,同时牵制住美国、日本和韩国三方。在东南亚和南亚则以越南和印度为平台积极作为,辐射影响整个区域。

除了石油天然气,俄罗斯在印太地区还有一项大生意:军火。中国、印度和越南是主要买家,朝鲜也是俄式武器用户。借助军火买卖,俄罗斯在印太安全格局上争取到强大影响力和主导权,譬如可以较小争议地参与南中国海石油和天然气开发,让主要声索国忍气吞声。

尤其自2018年以来,中美发生以贸易战、意识形态及冠病疫情引发的全面对峙和争端,普京更是抓住机遇,与中国建立起“无上限”“背靠背”的准结盟式战略伙伴关系。

但不知中俄伙伴关系中是否也涵盖了主动出击,譬如目前俄乌战争这样的情况。普京曾被记者问及中国如果“武统”台湾,俄罗斯将做何反应?普京回答称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无须动武。不料现在普京自己竟然在乌克兰问题上诉诸武力了,等于反手把“将做何反应”的包袱甩给了中国。

关键是普京把乌克兰战争打成了一场败局,甚至可能引发俄罗斯二次自我解体。这必将在印太地区产生骨牌效应,严重动摇甚至颠覆俄罗斯传统的地缘布局和优势。

在东北亚,日本已首先发难,认定“北方四岛”问题与俄罗斯和平谈判解决无望,下一步日本的策略,就是在俄罗斯二次自我解体过程中,坚决抓住机遇,一揽子解决日俄领土争端。

在东亚,不少舆论认为俄乌之战在某种程度上是未来台海战争的预演,但海基与陆基作战的性质有众多不同。笔者以为,乌克兰问题之于俄国,更类似蒙古(指外蒙古)问题之于中国。从历史沿革来看,都是由于苏联过往的操弄,让中国失去外蒙古,俄罗斯失去乌克兰。地理上讲,外蒙边境距北京最近直线距离,与乌克兰边境距莫斯科最近直线距离,都仅为600公里。

普京声称乌克兰从来不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而且所谓“北约东扩”威胁到俄罗斯国家安全,依此逻辑和论调,蒙古的地位更加存疑,中华民国政府在2002年之前还拒绝承认蒙古是主权独立国家。从国家安全角度看,蒙古原来允许苏联重兵驻扎,威胁中国安全,近年来与美国的军事合作也不断升温。

不乏讽刺意义的是,假如中国就蒙古问题发难,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甚至干涉的国家,应该是俄罗斯。国际政治和关系的错综复杂可见一斑。如不谙此道,只是简单天真乱操作,最后必将吞下国家和人民利益遭损的恶果。

在俄罗斯遭遇普遍国际经济金融制裁的现实情况下,其能源变得再廉价也因销售渠道有限而不易出口。俄罗斯军火的质量和信誉,也在乌克兰实战的低劣表现,很可能遭遇崩盘式危机,反而有助大幅强化美式武器系列在印太地区的地位和市场。普京的一场局部败仗,会导致其印太优势地位的全面丧失。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俄罗斯一战丢失印太优势”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