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大跌后,阿里和腾讯为什么裁员?-中国讯息网

中概股大跌后,阿里和腾讯为什么裁员?

作者:中国讯息网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2-03-20 12:02:26

春季过后的3月是各地企业招人的季节,应届毕业生的学校招聘和以往学生的换工作都在3月和4月进行。但是在最近金三银四找工作的最佳时期,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即将大幅裁员,规模达到数万人,消息一出震惊国内外,因为它们裁员代表整个产业都将裁员。文/卦哥家

“裁员”“阿里裁员”“腾讯裁员”的热搜话题一直在最近成为微博和抖音广泛讨论的话题,这些企业自己的员工在网上表示,阿里预计裁员30%左右,腾讯裁员预计达到20%。这个数字有什么影响?阿里去年的财务报告显示,员工超过25万,而腾讯的财务报告显示员工超过10万。据卦哥家财经计算,阿里巴巴可能会削减7.5万人,相当于腾讯的一半以上,腾讯将削减约2万人。

然而,许多媒体从内部人士那里了解到,热搜裁员的比例并不真实,也不可能这么高。那么,有多少人会被裁掉呢?据卦哥家了解的,熟知阿里计划的人士估计,阿里巴巴最终可能会裁掉约15%的员工。虽然它低于曝光裁员的比例,但裁员的数量还是逼近4万人。

腾讯还计划今年裁员部分业务部门,部分部门裁员比例在10%至15%之间。如果情况是真的,这将是自一年半前官方加强互联网监管以来,两家巨头首次大规模裁员。中国最大的在线叫车公司滴滴也计划将其全体员工,裁15%下去。

阿里的职员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留言,里面气氛一片惨淡。从留言来看,今年大厂整体收缩是员工心中清楚的事情,唯一的问题就是具体落在哪些部门和业务上。

从去年底至今,阿里的部分事业群就在持续进行人员缩减,最近更是接到了集团分配的的裁员指令,裁员将按比例执行。卦哥家查询发现,变动最大的是生活服务板块,包括饿了么和口碑等本地生活业务以及飞猪事业部。其次,盒马、淘菜菜也有一定比例的裁员。

但是阿里的淘系电商还没有影响,其运营、研发等岗位还在招聘中。阿里云、菜鸟物流不在此次裁员范围内,但是阿里云主要部门的HC已冻结。

风雨之中的互联网从业者

腾讯和阿里巴巴裁员的传闻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风向标,引起了整个行业的恐慌。整体经济环境下降、金融市场动荡、科技股市值大幅缩水都加剧了市场对大型工厂裁员的恐慌和悲观情绪。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互联网大厂裁员的消息层出不穷。首先,在2021年年中,双减政策实施前后,许多大型在线教育工厂,如美好未来、高途、猿类辅导、家庭作业帮助等,都裁员了很多。腾讯于9月开始裁员小业务部门,爱奇艺于12月被指裁员20%多,快手也传出边缘业务线被优化的消息。

春季过后,中概股持续大跌,然后这些企业开始裁员的范围大了。仅2022年两个多月,微博、小米、滴滴、知乎、拼多多等互联网龙头企业纷纷传出人员优化、业务线调整的消息。

人员更替实际上是互联网公司的一个常规行动,但如此大规模的频繁血液交换是该行业发出的一个异常信号。事实上,用血液交换来描述它是不准确的,因为大工厂裁员也减少了新鲜血液的输入。

今年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的新增职位量下降明显,从2021年的第一位下降到了今年的第四位。在薪酬没有显著增长的前提下,互联网公司2022届校招岗位总数比去年缩减15%至20%。拉勾招聘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从2021年底开始,大厂的人才需求指数整体下降了26%。

什么导致的中国企业大面积裁员?

谈到今年的互联网裁员,人们有自己的观点。有人提到了反垄断法和双重减少政策;有些人搬出了历史周期性的运作;其他人则认为这是制度和决策的对抗。卦哥家财经认为今年的裁员浪潮可能是许多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

首要因素卦哥认为是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保持了十多年的高增长率,现在增长率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规律一致,巨头不得不面临增长和减速的困境。元宇宙时代可以说已经来了,大企业已经开始布局,所以对不适合新形势的员工进行清除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数字经济的一些细分轨道已经进入了存量时代,这就要求大型互联网制造商调整其业务结构。从这一轮裁员的结果也可以看出,大型互联网制造商裁员最多的业务部门大多是无利可图的边缘业务,或正在探索但没有明显成果的新业务。

过去,有些发展轨道只需要复制,这是一个简单的扩展,所以企业会提前进行人才储备,但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企业必须调整结构,导致以前为扩展而储备的人成为人才冗余。

当然,政府的严格监管也给互联网企业的运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例如,自2021年7月以来,在线叫车巨头滴滴的应用程序已经下架7个月,这意味着滴滴在此期间的用户增长数量为零。此处卦哥告诉大家一个很少人知道的消息,滴滴收购的优步国内业务,还可以下载叫车,优步也是滴滴司机们的车,官方还不知道这个所以没有下架。

对于裁员问题,《中国企业家》杂志评论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互联网行业已经开始主动刹车。流量红利见顶后,无序扩张、烧钱的路径已然行不通。在难以开源、形势多变的2022年,节流成为大主题,谁能拥有足够的现金流撑过这段时期,谁才能拥有继续发展的机会。

最近这形势,卦哥家想起马云2016年的演讲。他当时说:“十年以内我们未必在,可能三年内就不在了,现在哪一个互联网公司真正能红三年?很难。”

时代的一粒沙 个人的一座山

在这里卦哥家需要说的一个有趣的现象,13号时候微博热搜非常奇葩。疫情爆发、考研国家线飙升、腾讯阿里裁员、考公务员人数增加、安徽初婚年龄突破30岁都登上热搜,这样奇怪的现象说没有人控制热搜谁信?这几个大事件看着并无直接的相互关系,但似乎又相互关联了。有网友感慨:“别再说时代的一粒灰了,时代的沙尘暴要来了。”

今年将有1000万人大学毕业,其中约450万人已申请研究生,比202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增加80万人。根据黑马公务员网统计,在今年的全国公务员考试中,申请考试的人数超过200万人,比去年增加了50万人。互联网企业工资高,待遇相对较好,现在也面临规模裁员,可想而知其他企业的情况。

除了参加公务员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年轻人外,中国还有350万毕业生需要找到出路。他们还承担着买房、结婚和生育的负担。根据卦哥家了解的,在阿里腾讯这些大厂工作的人,基本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做好本职工作即可,所以换工作也可选性不大。

在互联网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规则路线,不像创业公司需要你提建议和接触各种工作得到锻炼。并且根据内部员工曝光,阿里内部多年的老员工基本养尊处优,内卷新人普通员工,这些人被裁后由于年龄问题和能力问题,可能大部分并不能快速适应。对于那些不幸在互联网裁员风暴中被解雇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真正的寒冷冬天。

企业和个人,在现在这种日益复杂的环境中,都不容易。卦哥家在这里送给大家一句话:世界在变化,无论在大厂或是普通企业,都需要转换视角,以新思维面对未来。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中概股大跌后,阿里和腾讯为什么裁员?”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