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男婴被盗是假 拿公众爱心消费可耻-中国讯息网

河南男婴被盗是假 拿公众爱心消费可耻

作者:刘颂寒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19-05-21 09:08:03


     河南周口婴儿丢失事件”有新进展。今日(5月20日),新京报记者从知情人处获悉,该事件系男婴母亲因家庭矛盾,和其亲友策划“自导自演”。目前参与策划的多人已被拘留,“(男婴)母亲尚在哺乳期,等哺乳期过后也将受到处理。”(5月20日 《新京报》) 

  此前媒体高度关注,明星纷纷转发的河南男婴被盗案件,今天却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虽然,昨日警方已经公布男婴被寻回。但是,关于其中的一些细节,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尤其是针对一些本应使用犯罪嫌疑人等字眼,却没有在公告中出现,这也就让坊间对这次男婴被盗案打上了一个疑问。 

  今天,媒体就公布了另外一个答案。因为家庭纠纷,这次男婴被盗案件原来只是当事人的一场闹剧,男婴并没有丢失。从头到尾,都是一场别有用心的策划。但是,这次事件的影响,却不能忽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参与,警方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侦查,明星微博的纷纷转发,让这场全民参与的寻回男婴变成了笑话。毫无疑问,这将对整个爱心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一场“狼来了”的闹剧,让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被浪费。对于这种行为,不仅仅是将个人的家庭矛盾转嫁给了公众,更是对整个社会诚信的一种欺骗。对于这种行为,当然需要法律的严惩。《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对编造假警情,进而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都有明确的惩罚措施。而此前乐清男孩丢失事件,空耗社会资源的当事人也受到了一年三个月的有期徒刑处罚。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流传之快,让许多信息的传播已经按秒计算。社会对幼童被盗有着天然的警惕性和敏感性。公众通过虚拟网络构建出来的信任感,尤其显得弥足珍贵。一旦遇到困难想诉求与网络,让全民参与其中,必然能够带来事件的快速推动。反之,如果是至始至终都是自导自演的闹剧,最终只会让公众对于网络上的这种寻求帮助保持谨慎态度。最终可能会导致宁愿怀疑也不愿相信的冷漠局面。 

  不管究竟出于何种家庭矛盾,但编造虚假信息来消费公众资源已经成为事实。难以估量的社会资本被谎言所浪费,起因却是一场家庭纠纷,这何尝不是一个笑话。因为大人的矛盾,就绑架孩子来斗气,浪费警力、绑架舆论来为家庭闹剧买单,这样的行为只会砸了自己的脚。拿公众爱心消费,这种行为不仅可耻,更加违法,希望类似的事情到这件事情上能划上句号,别再空耗人们的爱心和信任了。

责任编辑:www.chinaxunxi.com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河南男婴被盗是假 拿公众爱心消费可耻”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