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中央2022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根据卦哥家财经的查询,这已经是连续18年一号文件聚焦三农。一号文件再次针对农业农村的发展给出了计划,特别是共同富裕路线下的农村发展。
上周部委已经确定共同富裕就是共同奋斗的理论论述,今日在一号文件出台前人民日报业发布了评论员文章“实现共同富裕要循序渐进”,并呼吁“不盲目攀比和冒进”。
文/卦哥家
伟大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在之前就多次提到共同富裕的论述,在2021年后再次被广泛提起,经过舆论和社会对此研究后业发表了广泛的理论研究文章,社会各界也对共同富裕的描绘充满期望和关注。
去年再次提到共同富裕,当时互联网、娱乐业等高利润行业正在受到官方反垄断监管和严查。当时会议强调,蛋糕要做大做好,蛋糕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切好,还提出第三次分配。用厉以宁的话说就是: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的作用下,通过自愿捐赠而进行的分配。
然后各大公司也开始了,鹅厂、拼多多、阿里一众互联网巨头闻风而动,很快捐款数百亿元,表示坚决支持共同富裕计划,社会也因此产生“杀富济贫”的讨论。
在社会议论纷纷时候,财经委员会的主任发表了观点:“共同富裕”不是“杀富济贫”,是要鼓励勤劳致富、创新致富,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
官方已经多次表示共同富裕不是杀富济贫,也不是平均主义,并且在共同富裕论述出来之初也其实明确了路线,并不是少数人的富裕和平均主义。然而,由于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有着长期的计划经济时代痕迹,澄清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尤为重要,这也有助于消除社会对开历史倒车的怀疑。
央广网去年10月的评论文章也强调,共同富裕是公平正义,不是平均主义。文章还说,在分配上“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只会挫伤生产积极性,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当下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最近的一次高层否定共同富裕是平均主义,是在今年1月17日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演讲时说的,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是要先把“蛋糕”做大,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水涨船高、各得其所。
关于共同富裕最新论述,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上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社会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认为共同富裕是可以“躺平”“等靠要”了,也有人认为政府要搞“福利主义”。
发改委就业司司长哈增友对此特别明确了两点:第一,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第二,推进共同富裕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从国情实际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在解释“量力而行”时,哈增友说,中国发展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要把“共同富裕”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不能好高骛远、吊高胃口,作兑现不了的承诺。即使将来发展更好、财力更雄厚了,也不能提过高的目标、搞过头的保障,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
《人民日报》早上的评论员文章表示,必须深刻认识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促进共同富裕是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
就跟开篇卦哥家说的,共同富裕不是才说的,我们改革开放之初就有了。然而,当时中国经济刚刚步入正轨,社会更关注如何富裕。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今天的中国逐渐富裕,但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的进一步分化,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共同富裕的规划上,全社会各群体都非常期盼共同富裕可以有明确的方向。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自去年会议提到共同富裕以来,政府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多次解释这个问题。还有就是像共同富裕一样,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提法并不是什么新词,但自去年以来,随着共同富裕的反复提及,也引发了外界的联想。
已经有人在猜想了,现在公开要求各地政府过紧日子,强调共同富裕要量力而行,说明中国疫情过后经济相当不乐观。
财政部部长刘昆专门就“过紧日子”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2021年预算安排将一如既往加强对地方的财力保障,同时加强“三保”执行监测,即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严禁挤占挪用“三保”支出。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说,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刘昆在今天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财政改革与发展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又说,“政府的日子现在是越过越紧了”,他强调,这不是一个短期的应对措施,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政府过紧日子,就是要党政机关特别是中央机关带头厉行节约,把钱省下来用于支持民生和市场主体,但“这并不是基于财政收支压力的考虑”。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同场发布会表示,减税降费表面来看是收入在减少,但实质上换来了经济增长和后续财政收入的增加,所谓“留住青山,赢得未来”。
最近一个做财政预算的地方负责人就说了,做2022预算非常难,因为基本降低不下来,过去都已经固定开支了,再平衡很难。地方的财政收入只能实现三保,并且目前看2022年地方土地收入也会不及预期,地方没税收也只能从其他地方想办法。
东北的预算官员表达的更痛苦,因为税收来源太少,2022都不一定可以和2021一样,今年地也卖不出去,能做到一样就不错了。
政府过紧日子也预示着公务员的收入缩水,根据卦哥家查询的最新报道,浙江作为富裕省份都已经减薪了。公务员工资是不高,但其他福利多,但现在这些津贴和奖金等各种福利都出现消减。
其他地方还有发了的奖金和补贴,然后再上交回去的情况。还有些地方,之前没钱发,然后趁过年就动用了其他项目资金发放2021年全年的所欠补贴,但没多久又被追回,要求拿到钱的公务员返还。
虽然这样,但过去两年被称为国考的公务员考试参加人数依然大幅增加。2020年,通过国考资格考试的人数超过157万,比2019年增加9.72%,而去年至少有183万人通过考试,同比增长至15.8%。今年总申请人也有202万,再次创纪录。
相当一部分投资国考大军的年轻人,卦哥家财经了解到是从以前的金饭碗互联网行业转向过去的,试图投入铁饭碗的怀抱。
最终啊,这样的情况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因为不管是金饭碗还是铁饭碗,想全社会都共同富裕,现在的这个紧日子还是要坚持一段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