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刚刚进入2022年,各国民众和政府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尽快战胜冠病疫情,恢复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生活,并在新年争取更大的发展进步。但自去年底,俄罗斯却在总统普京的主导下动作频频,号称要对其西部近邻的独立主权国家乌克兰武力相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俄罗斯提出两大公开诉求:首先是乌克兰不得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再就是西方和北约不得在乌克兰境内部署譬如导弹等进攻性武器,否则俄罗斯就会对乌动武。第一项要求明显是莫名其妙,“公然干涉他国内政”。乌克兰作为主权独立国家,是否加入某个国际组织,完全是自己的选择,关俄罗斯何事?第二个要求也属于“狼来了”式的虚张声势,子虚乌有,因为至少截至目前,西方和北约并没有在乌克兰部署进攻性武器的打算和计划。
于是一个明显问题就是,俄罗斯在2014年强行吞并了克里米亚半岛,并由此遭受美国和西方严厉制裁,国内生产总值(GDP)损失达400亿美元。一个泱泱大国已经落得还不如近年来中国广东省的经济总量和总产值。现在普京和俄罗斯不思如何发展经济和民生,如何尽快破解西方的制裁,却意欲雪上加霜,错上加错,又想在乌克兰瞎折腾,普京到底是怎么想的?
对一些事情,如果常识和理性难以说明,那只能诉诸病态或变态的解释。不少分析家认为,年届70岁,已经执掌俄罗斯最高权力长达20年的普京,目前已经罹患“权力晚期综合征”,主要表现在狂妄偏执,保守复旧,一意孤行,无期权力成为慢性毒药。
世界已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主要潮流是全球合作应对人类的共同挑战,并拥抱共同机遇:譬如气候变暖、环境保护、医疗卫生防疫体系、第四次工业技术革命、星际探索、元宇宙、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突破等。
而普京却似乎一头钻进了权力欲、控制欲,和领土扩张的牛角尖,并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不惜威胁破坏本国和区域的和平环境与发展,这实际上是一种愚蠢病态的自残自毁行为。
从历史上看,俄罗斯历任统治者都试图靠开疆拓土来建立自己的功名,普京看来也无法例外,仍然执迷于沙俄的旧梦。从俄罗斯所处的地缘政治格局看,由于幅员广大,分成欧洲和亚太两端,及中亚软腹部三大战略重心。对中亚局势,俄罗斯一直采取“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的姿态,最近悍然出兵干预哈萨克斯坦政局,就是典型例证。
在亚太地区,俄罗斯长期恃强凌弱,武力扩张的过程基本上一直顺风顺水,无后顾之忧。但在欧洲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俄罗斯不仅受到强力遏制,而且在历史上曾两次遭受法国和德国的入侵。
这可能就是普京的“历史心理阴影”,即对西方和欧洲是爱恨交加。但关键是今非昔比,现在已是“后冷战”的21世纪,俄罗斯和普京必须学会与时俱进,而不能老态龙钟地把思维和目光总投向过去。当今的北约,就是个区域安全和维稳联盟。如果普京仍偏执地认定北约要威胁甚至侵犯俄罗斯,那最终被误导并遭损的只能是俄罗斯自己。
全盘审视一下俄罗斯近现代历史,对人类文明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产生世界级文学家如托尔斯泰、普希金、果戈里等,科学家如巴甫洛夫,艺术家如柴可夫斯基是什么时期?主要集中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自彼得大帝从18世纪起实行改革开放治国方针后,经过百年努力,终于迎来俄罗斯社会文化发展的辉煌瞬间。
今天的普京和俄罗斯只有真正读懂和领会历史的真谛和启示,才可能把国家民族重新引向发展和复兴,避免重蹈失败和苦难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