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州议会在华人农历新年前解散,意味着过年后就会州选,说明马来西亚政坛在壬寅虎年仍是龙争虎斗的一年。
马国政治分析员及反对党领袖都认为,巫统内斗是柔佛州选的主因。柔州议会解散后不久,巫统主席阿末扎希的失信和贪污案被判表罪成立,党内随即有人主张他应暂停所有党职。
此前舆论就认为,巫统急着大选,是因为阿末扎希及前首相纳吉的贪腐案要下判了。巫统的“官司派”须在案件尘埃落定前重掌大权,否则后果对他们十分不利。
巫统也认为目前是大选的最好时机,因为自信已重获选民支持。这源于马六甲及砂拉越两场州选,加上“喜来登事件”导致希望联盟(希盟)倒台,以及前首相慕尤丁下台后,希盟三党及土著团结党已分道扬镳。
希盟在上届大选被选民寄予厚望而上台,但执政22个月期间许多竞选承诺都没兑现;后来被国民联盟(国盟)取而代之,更是让选民大失所望,因此在甲州和砂州两场选举中表现差劲。至于土团党,没了前首相马哈迪的号召力,很难再有看头。对国民阵线(国阵)尤其是巫统而言,此时不乘虚而入,更待何时?
现在是巫统收复江山的大好时机,奈何巫统却陷入内斗。以首相依斯迈沙比里为首的“官职派”不希望提早大选,他们更希望通过巫统党选,先巩固本身在党内的势力后再大选,以便选前能主导排兵布阵,选后能拥有权力和影响力。依斯迈沙比里还和希盟签署了备忘录,承诺今年7月前都不会大选,这让他能理直气壮地抗拒解散国会的压力。
巫统“官司派”则不想错过重掌大权的机会。因此,在无法迫使依斯迈解散国会后,转变策略先解散柔州议会。柔佛是巫统的发源地,如果这次州选大胜,国阵不必靠土团党及伊斯兰党就能执政,意味着选票已回流,巫统已赢回马来选民的心。这对一心要提早大选的“官司派”而言,无疑是强大的谈判筹码。
马国媒体有关柔佛州选的各种分析报道铺天盖地,其中一则只有不到400字的新闻却格外引人关注。内容是一名电视台马来新闻主播,在直播中嘲讽当局因冠病疫情禁止集会,却允许选举的矛盾之举,其实是“重要人士”为了自身利益才罔顾疫情危害。这则新闻在社交媒体获得近5万网民点赞,累计收看次数超过158万次,许多网民认为他说出了人民的心声。
社媒上认同这名年轻马来主播言论的马来网民不少,如果这能代表年轻马来选民的立场,那不管是柔佛州选还是全国大选,巫统都不能太自信了。巫统的传统票源是年长马来选民,他们多半是在国阵执政60多年时受过巫统恩惠的一群,但对年轻马来选民而言,这些恩情都是上一代的事了。
现在经济受疫情影响,工作不易找,薪水不高物价却飞涨,年轻人特别是刚出社会工作的一群,尤其感到生活不易。此时巫统老一辈领袖若还为自身利益要求大选,只怕会引起年轻选民反感。
马国的18岁投票政策已生效,来届大选预计会增加120多万年轻选民,柔佛州选也会有大约75万首投族。如果出现多角战,他们将成为“造王者”。因此,柔佛州选成了各政党探测年轻选民投票倾向的试验场。综合以上因素,柔佛州选必然是马国万众瞩目的“开年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