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指定资金账户收到来自驴友王某某亲属代其汇入的救援费用3206元。这是自去年7月1日《黄山风景名胜区有偿救援实施办法》颁布以来,首例驴友为自己的任性违规行为埋单。
游客王某某未购票直接进入未开发未开放区域陷入困境,请看清是“未开发未开放区域”,这首先就违反了规定。此次救援,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共组织公安、消防、综治、防火、医疗等部门,动用30多人实施援救,累计发生费用15227元,其中有偿救援费用3206元,由当事人王某某承担,其中涵盖劳务费1632元、索道及车辆费1024元、后勤保障费550元。
2018年4月25日,《黄山风景名胜区有偿救援实施办法》赶在五一假期之前发布征求意见稿。当时就有媒体发出质问:这能否管住驴友“任性”的脚步?而从目前看,情况仍不乐观。近年来,“任性”驴友遇险事件频发,个体的人身安全和公共资源消耗之间如何权衡,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游客遇险,就此产生的救援费能否让遇险游客承担,一直以来颇有争议。不过,只要先弄清究竟什么原因使游客遇险,那游客是否该掏救援费也就不会再有多少争议。
如今,越来越多的驴友已不再满足于景区为其设定的旅游范围,而是想到景区尚未开放的那些“险要”地区探险,于是,遇险的概率大增。而本次王某某,就是未购票直接进入了未开发未开放区域。可见,如果游客违反规定私自探险并遇险,由此产生的救援费按规定必须由游客本人承担。
据介绍,近年来黄山风景区每年组织开展的应急救援多达数百起,自2018年7月1日至今年6月,共救援游客405批次,劝阻试图进入景区未开发未开放区域游客3批41人次。看来,黄山景区并未对所有违反规定的游客收取援救费,而王某某显然给景区造成了经济损失,让他自己买单实属正当。
如今,社会变得越来越包容,每个人都可以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按自己的方式自由生活。可再自由也要有边界,不能违反规定。私自探险并遇险,援救无疑是一笔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耗费公共救援资源是一种浪费,也使社会的运行成本加大,长此以往,还将会形成一种坏风气。由此,谁任性谁买单警示所有违规驴友也希望所有人都能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