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博士硕士应聘武汉社区干事引发热议。其中一位所学专业为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的博士受到网友关注。当事人表示,“工作不分大小,我是想做自己比较喜欢的工作,想锻炼下自己。”据武汉人才集团有限公司网站此前的公示,2021年东湖高新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干事免笔试人员中,有5位博士。(9月12日《潇湘晨报》)
据报道,这名引发网友关注的博士叫胡晓依,今年27岁,目前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专业。因此,当网友得知这位博士报考社区干事,就有网友纷纷表示质疑,有的质疑“这样的专业不应该干这个吧?”,有的质疑“这是不务正业”,有的甚至质疑“这不是大材小用吗?”,等等。
按说,“博士报考社区干事”,这都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缘何还是有那么多的人对此“有争议”“有异议”呢?笔者以为,这还是缘于择业观、就业观“陈旧”使然。
近年来,知名大学的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等高材生不顾世俗偏见而选择当猪倌、开饭馆、做快递员等等的新闻时常见诸媒体。每每看到这样的“爆炸性”新闻,笔者总觉得很平常、很正常。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他们的择业观、就业观也已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当中很多人不再把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甚至是博士毕业非得进机关、进国企当作唯一的择业标准,继而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放弃所谓的“体面”职业,而去选择当猪倌、开饭馆、开快递公司等所谓不太“匹配”的职业。这既是现实的一种需要,更是择业观、就业观的一种转变。
近些年,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是博士毕业的人数在逐年增多,几乎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年”。很多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其中固然有就业岗位少、专业不对称等多方面的因素,但笔者以为,更为重要的还是陈旧的就业观在作祟。有的毕业生总认为自己辛辛苦苦读了四年大学,甚至都研究生、博士生毕业了,就业就应该是“高大上”的岗位,而对于那些认为“掉价”“失面子”的“蹩脚”岗位却不屑一顾。择业观、就业观如此陈旧,怪不得有相当多的毕业生“一直失业”,甚至在家坐等“啃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笔者以为,“博士报考社区干事”之举,不仅是择业观、就业观进步的一种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同时,这也是自我价值的一种“实现”。笔者以为,每一位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都应面对现实,改变择业、就业观念,要拿出“博士报考社区干事”的勇气,勇敢地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之路,并在创业路上发愤图强,一路高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才是最重要的。
但愿“博士报考社区干事”这样的新闻不再成为人们一再热议的“焦点新闻”,毕竟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择业观、就业观也必然会在改变,因此,笔者以为,对于“博士报考社区干事”一事,其实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