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示领导”莫“示”而不见-中国讯息网

“请示领导”莫“示”而不见

作者:段官敬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1-08-27 21:38:42

 为群众办事,贵在接诉即办。所谓“接诉即办”,就是快马加鞭、自觉奋蹄,多些主动、饱满深情,把群众事当成自家事,把群众当作亲人,换位思考、心心相印、立马就干。然而现实工作中,少数党员干部习惯以“请示领导”为借口,面对群众急难愁盼,推诿懈怠、扯皮懒散,回避问题、绕道转弯,让“请示领导”变成“示”而不见、没有下文。该拍板的不拍板,应解决的被搁置,甚至导致群众小事被拖大、大事被拖炸,加重群众矛盾、阻碍地方发展。 

  “请示领导”本质上是讲政治、守规矩的表现。要知道,机关工作是政治属性的工作,请示领导、积极汇报,要精神、要指示,一方面因为上级精神指示是干事依据,另一方面因下级权限、站位、视角等不同,为民办事、履职用权应多些全局思维、整体观念。可见,“请示领导”是机关工作程序的科学环节和制度遵循。但是,“请示领导”不能成为不作为的挡箭牌和能力恐慌的遮羞布。 

  且知,不乏少数党员干部明明职责范围内的,不去做、不去抓、不落实,以“请示领导”为由往上推,让群众急得像热锅蚂蚁,自身“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再如,有些党员干部明知“可以为”的事,却以“请示领导”作为托辞,变成“不可为”的事,导致群众烦心事更烦、难缠事更难。又如,个别党员干部不加强业务学习、不提升干事本领,凡事坐等靠要,甘为“太平官”和“昏庸官”,害怕出事、不敢干事,于是遇事以“请示领导”耍太极、踢皮球、玩推手。凡此种种,“请示领导”实际上就是对群众没感情、缺乏敬业精神、不敢担当作为的“示”而不见。 

  “请示领导”视而不见、没下文,究根结底就是庸散作风的变异和衍生。要知道,若急民之急、忧民之忧、替民解愁,必然会快速传达、及时落实、跟踪对接、问效反馈,把存在的问题、建议的办法、推动的结果上传下达,将群众问题解决好,把为民实事办到实处。可想而知,“请示领导”将问题搁置、空转,示无下文、熟“示”无睹、“示”来“示”去,怎能算是急公好义、心中有民的合格党员干部? 

  办实事,开新局,要的是奋力争先、扬鞭奋蹄,而不是遇事就躲、见事则逃。且知,群众之事无大小,革命理想高于天。为民办事、为民谋福是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为民办实事,把“请示领导”作为卡口,以“请示领导”拿来挡箭,本质就是缺乏党性意识、缺少担当作风的表现。长此以往,必然难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尤其,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越是艰难越向前、一以贯之抓到底的精神气概和无畏品格。否则,拿“请示领导”来推脱,如何面对急难险重、如何攻坚克难、如何创新创造?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请示领导”莫“示”而不见”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