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一男子在济南一饭店内外徘徊,饭店老板发现后,热情邀请男子进店享用饭菜。据饭店老板张先生介绍,这位男子从外地来济南找工作未果,身上又没有带钱,饿了一整天,想要在饭店寻找剩饭吃。“能帮他一下为什么不帮呢!”当时,张先生便去后厨端出一份米饭外加三四个小菜,邀请男子进店吃饭。张先生称,碰到类似情况自己还会这样做。(齐鲁网8月21日)
饭店老板与来城里寻找工作者素昧平生,非亲非故,可当打工者面临饥饿之困时,饭店老板及时伸出援手,让找工作的人吃了一顿饱饭。“能帮他一下为什么不帮呢!”,平实的语言里蕴含了满满的人情味。饭店张老板的这句话看似“轻飘飘”,实则分量很重,他体现出的不仅是个人的乐善好施,也在昭示着一个城市的社会温度。
人生在世出门在外,谁都有遇到难处的时候,人遇难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社会的冷漠与歧视。当下社会语境下,农民工似乎特别不受待见,一些人总带着一副有色眼镜审视当下的农民工,尤其那些衣冠不整的农民工常常会遭人厌恶与嫌弃。据媒体报道,8月20日,44岁的农民工毛治高告诉记者,大约一周前,他和妻子带着三个孩子去昆明一家耐克专卖店买衣服,由于当时自己穿的是工地上破了洞的旧衣服,从踏进店门的那一刻起,毛治高就感受到了异样,这股异样来自店员近乎“歧视”的眼神。他怀疑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招致店员的轻视。当天,他年仅9岁的儿子本来已经挑好了两件衣服,没想到一名女店员却从孩子手中抢走了衣服,此后为了维护孩子的尊严,他的妻子也与对方发生了肢体冲突。尽管事后耐克辞退了涉事员工,并当面道歉,但是这种人格歧视却已经深深地伤害了这位农民工。
人们常说善待农民工就是善待我们自己,看看我们的高楼大厦,哪一幢不是农民工辛勤建造而成?看看我们整洁的马路,优美的公园,哪个地方不是农民工付出的汗水?一个城市首先要有包容农民工的胸怀,如此,才能提升一个城市的善良品质,反之,带着一副有色眼镜,甚至把农民工打入另册,处处显示出一种薄情寡义,这种冷冰冰的城市已经没人情味儿,只能遭人厌弃。
善待农民工,一座城市应有的社会温情。要让人们有尊严就要注重人文情怀的培养。城市农民工,多少辛酸其中,他们离别妻子儿女,告别家中父老,城市应该张开双臂接纳他们,让他们身有所属,而不是四处漂泊,这才是一个城市应有的社会温度。面对工作无着落的进城农民工,饭店张老板及时伸出温暖的手,给农民工一顿饱饭,所折射出的人性之辉,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资源,集中体现了济南人向上向善品格,是一堂生动的“爱心课”。凡人善举也有大爱情怀,值得每个社会中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