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女员工被灌酒侵犯”事件,阿里巴巴9日凌晨在内网发布阶段性内部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辞退涉事男员工,永不录用,两高管也引咎辞职。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还表态,旗帜鲜明地反对丑陋的“酒桌文化”,不分性别,阿里巴巴无条件支持员工拒绝陪酒。(8月9日《中国新闻网》)
阿里巴巴无条件支持员工拒绝陪酒,这可看作是阿里巴巴的“亡羊补牢”举措,从积极的角度看,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如果仅仅限于“拒绝陪酒”,可能未必能够收到良好效果。
企业谈业务,可能避免不了吃饭喝酒,要吃饭喝酒,就会有相应的“陪酒文化”。下级陪上级喝酒,不能喝也要喝,为什么?因为上级权力大。女职员陪吃饭,不会喝也要喝,为什么?因为上级领导喜欢,一些别有用心的“领导”更不用说了,借着喝酒行不轨。这次阿里巴巴曝光出来的“女员工被灌酒侵犯”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类似的事件恐怕在现实生活中不是个例。年初,广东佛山一房地产公司的23岁女员工被上司带去喝酒开房后身亡;2020年,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中关村支行一新员工因拒喝领导敬酒被辱骂打耳光……
丑陋的“陪酒文化”根源在于脱僵的权力。在企业里,同样存在“权高一级压死人”的事。面对上级领导,下级如何敢拒绝?面对订单,又如何敢拒绝客户?如果拒绝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订单还怎么拿?正因为管不好权力,正因为一些所谓的企业领导手中有权力,才敢肆无忌惮耍酒疯。而仅凭阿里巴巴无条件支持员工拒绝陪酒,恐怕未必奏效。首先,拿什么支持员工?虽然是无条件,但在现实中,所谓的“无条件”又是什么?女员工已经受到伤害了,可阿里巴巴在事情曝光之前做了什么?现在虽然相关人员受到了处罚,被开除了,也受到了处分,可拿什么保证下次不再重犯?这需要有相关的制度和人性化的管理,如果仍然依赖于以前的制度,可能未必能够奏效;其次,如果只是阿里巴巴一家企业这么做,有用吗?如果不净化整个企业文化,如果仍然管不住权力,陪酒文化则很难得到净化;再次,拿什么净化订单背后的陪酒文化,许多订单恰恰是通过陪酒文化获得的。说一千,道一万,企业如何管住权力,这才是真正思考的命题。如果企业的订单不是权力说了算,企业中的“领导权力”能够变得透明化,权力无法为所欲为,下级自然有底气拒绝陪酒,而上级也不敢随意叫下级陪酒。因为权力变得透明化了。
当下,职能部门的权力已经越来越透明化了,想以权谋私已经是比登天还难,职能部门能够做到,企业为何做不到?不愁技术的力量,缺乏的是让权力变得透明的决心。当然,许多企业是民营企业、家族企业,管理者未必想这么做,但如果这么做了,企业只会变得更加兴旺发达。如果无法让权力变得透明,企业可能就埋下了隐患。
丑陋的“陪酒文化”源于脱僵的权力,先管好权力,“陪酒文化”也会远离丑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