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清朝历史的人应对洪秀全这个名字不陌生。他在大病初愈后,对外声称在梦中得到天父上帝的启示,便创立了拜上帝会,从而建立了太平天国。之后,他率领这个政权组织起一场腥风血雨的造反——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主要是由天王洪秀全领导,但东王九千岁的杨秀清,当时的势力也不容小觑。
太平天国从广西金田到定都于天京(今天的南京),最后也难逃内部出现分裂的命运。当时杨秀清掌握了绝大部分的兵权,甚至逼迫洪秀全封其为万岁。
显而易见,杨秀清已经准备篡位,这也造成洪秀全密令韦昌辉等人对付杨秀清,导致“天京之变”。通过“天京之变”,洪秀全借机行事,把异己一一铲除,最终虽稳住了天王的宝座,但也促成了太平天国由盛转衰,之后更是难逃被清军剿灭的命运。
姑且不论太平天国的统治手法何等残暴,从它的灭亡,可以明白在一个政权体系里,若领导者只顾着夺权,最后都难逃“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的局面。为此,政客一般都会使用“众愚”的手法来美化自己夺权的行为。
对于“众愚”的定义,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波利比多斯(Polybius)在其著作《历史》中提及“众愚政治”(Ochlocracy)是一个充满病态的统治。众愚政治,又称暴民政治或者民粹,是一种通过威吓和煽动的手段,来夺取和巩固政权的方式。从广西金田到“天京之变”,不难发现洪秀全是以相近的手段来建立且稳住自己的政权。
如今我们是否能从太平天国的历史中吸取教训,以避免类似的祸害发生呢?在21世纪的195个国家当中,有167个国家已经实行所谓的民主政治。根据亚里斯多德(Aristotle)的《政治学》,他所定义的民主政治,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种基于“平等主义”(Egalitarianism)的“多数人统治”(Government of Many)。
然而民主政治有一个通病,即柏拉图(Plato)在《理想国》所指出的那样,就是一个政治领袖可以瞄准民众的情感盲点,靠煽动他们的情绪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经这些巧舌如簧的政治领袖的蛊惑,民众难以冷静和客观地评价分析,反而盲目地去支持他们的观点。这终将导致民主政治逐渐沦为民粹,这也对应了古希腊哲学家提到的政体循环论(Anacyclosis)。
冠病病毒对大家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冲击,也间接地成为一个国家民主政治成熟度的试金石。当大家都专注于抗疫之际,一些政客还执着于政治内讧,以达到自身及其政党权益的最大化,并且通过一些颇有争议的方式来应对这些政治问题。这些矛盾直接地影响他们在抗疫方面的表现,同时也暴露了民主制度的缺陷。
为了掩盖自己糟糕的抗疫表现,这些领袖或许会通过柏拉图所谓的通病来转移大众的视线。最终,不成熟的民主体系也就很大程度上沦落为暴民政治,甚至会衰落成为“失败国”(failed state)。
从太平天国的“天京之变”,我们理解到矛盾和内讧,会如何造成一个政治体系的崩盘。从古希腊哲学家的角度观察,我们也可以明白在一个民主体系里,政客能运用民粹来处理政治内讧和矛盾,转移甚至操纵民众的注意力,以便达到自肥的目的。这就是政治层面的恶性循环。
遗憾的是,在疫情肆虐和抗疫不佳的情况下,这个恶性循环似乎加快了。
在民主的体系里,我们都盼望推选出来的执政者为贤者,凡是都能以民为本,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有长远的抱负。但是,事实却难遂人愿。这些领导人有些一开始就心怀鬼胎,有些执迷绝对权力而慢慢腐化变质。
在不完善的民主制度下,这种情况尤甚。如何正视这方面的问题呢?这种涉及人性根本的疑难杂症,或许得透过不断地博览历史和哲学,方能领悟出自己的一套见识和解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