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上午10点半,南京市举行第十二次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的最新情况。对于外地人“苏康码”黄码转绿码的问题,南京卫健委回应,可以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办理。如果外地人来过南京后健康码“变黄”,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杨大锁说,可以通过家人或者朋友帮忙,到当时申请苏康码所在的街道办理。(8月1日 澎湃新闻)
7月20日,南京?口机场出现疫情。随后,南京防疫部门开始进入疫情紧急状态。疫情防控期间,“苏康码”是广大民众日常出行的重要凭证,也是防疫人员查验的主要依据。“苏康码”通过对人群进行分类管理,实现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科学防控、精准防控。
南京开始了苏康码的查验。南京?口机场是疫情源头,所以,有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经停史,含出发、返回、经停,进站接送等人员,健康码会更新为黄码。当然,也包括实施居家观察未满14天的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以及有发热、干咳、气促、乏力、呼吸道症状的人员。
黄码与红码不同,不属于真正需要管控的人员;而且,还有很多是误判造成的。可是,苏康码呈黄码,工作生活受限制,给老百姓造成了很多麻烦。因此,南京防疫部门开启苏康码“黄码”转“绿码”的流程,只要满足一些条件,或者出示误判证明,再将这些证明材料传至苏康码的管理后台,相关人员就可以人工更改为绿码。
自7月25日启动转码起来,南京鼓楼区的苏康码管理人员不断地拓宽渠道,优化流程,想方设法地提高效率。截至7月31日,鼓楼区转码总数已突破1万人,工作效率已接近专班成立前的8倍。但是全区待转码人数还有接近2万人。鼓楼区是这样,南京市其他区,大概亦是如此。由此可见,根据大数据人工比对申请者提交的材料,效率还是不高。
南京外溢的疫情,已经波及14个省,此趋势多么可怕啊。随着疫情的展开,很多地方都将进入疫情防控的紧急状态,健康码也必将重新发挥效应。事实上,几乎全国各省份的健康码,都按红、黄、绿三级来管理,那么,其他地方很有可能出现南京遇到的“转码难题”。所以,南京“转码难题”不仅是解决自身难题,也会为其他省份提供解决“转码难题”样本。
转码为何效率不高?哪些原因造成了误判?是否存在数据鸿沟等等?这些细节需要南京认真解决。所以,解决转码难题,不拖疫情防控的后腿,为其他省份做好样本,这是大家对南京的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