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骂”成生意,骂赢了也不是赢家-中国讯息网

“代骂”成生意,骂赢了也不是赢家

作者:胡建兵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1-07-30 16:34:26

 “是不是很生气?是不是有口难开?交给我……”据媒体报道,最近,一篇题为《不会骂人的年轻人,催生了“代骂”产业链》的文章被热传。文章聚焦一些交易平台和社交平台上出现的“代骂”生意——除“9.9元骂到解气”“10分钟5元”等明码标价的网络代骂服务之外,还有偿传授骂人技巧,在社交平台上组建“帮骂群”招揽生意。(7月29日《工人日报》) 

  当下,我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在提高,遇到什么问题和矛盾,双方完全可以坐下来,通过沟通、协商等解决,即使有一些不能协商解决的,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等解决。用吵架、谩骂甚至动手等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专业代骂”业务,虽然收费不是太高,也为一些人出了气,有的也“骂赢”了,但必定没有赢家。 

  这种“代骂”业务不可能得到有关部门批准,显然是一种非法经营,即使与委托人签订了“代骂”合同,也属于无效合同。这种不受法律保护的服务,业务经营者与他人骂架,辱骂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也涉嫌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如果存在频繁拨打电话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甚至侮辱、诽谤他人的情况,则是违法行为。如果情节严重,还可能构成辱骂罪,需要负担刑事责任,如果以此牟利,其所得也属于违法所得,因此,“代骂”就算骂赢了,也不是赢,而是亏。 

  “代骂”经营者与买家之间的交易行为是一种合同关系,而这里的“代吵架业务”则是一种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现在这个社会应该提倡文明和谐,如果允许这种“代骂业务”经营,那这个社会就全乱套了。试想,人与人之间稍微有点矛盾,如果其中一方请人“代骂”,不停地打电话进行骚扰和谩骂,在微信群中吵架和谩骂,那整个社会秩序全被破坏掉了。 

  在网络上找“代骂”,说白了就是过过嘴瘾,不仅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可能激化已有矛盾。有的当事人虽然被对方请的“代骂业务”人员骂惨了,不得不“服输”了,但心中的怨气不但不会消除,反而越来越大,有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寻找机会报复,也有可能会寻找“代骂业务”人员为其代骂,直到骂赢为止,那这种吵骂声永无休止,使事态不断恶化。不但会影响双方当事人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也会影响双方当事人家人及周边同事的工作和生活。所以这种“代骂业务”只有输家,没有赢家,即使暂时吵赢了,也不可能有赢家。 

 ?“代骂业务”突破法律红线,违背社会伦理道德。因此,对于“代骂”业务,必须露头就打,坚决取缔。如果允许这种“代骂”非法业务存在,那也有可能会冒出“代打架业务”“代逼债业务”“代绑架业务”等等,那这个社会还有什么文明可言。作为电商平台,要做好网络生态的“第一把关人”,及时发现、遏制“代骂”,坚决防止其做大做强。相关监管的触角也须进一步延伸,对于这种以“创新”的名义发布各种脑洞大开的业务,必须及时清理。有关部门对于这种貌似“玩笑”的商品,要依法依规惩处,不仅要没收其非法所得,更应追究他们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代骂”成生意,骂赢了也不是赢家”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