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特稿:没草吃的马儿不会跑-中国讯息网

新加坡特稿:没草吃的马儿不会跑

作者:张达人 阅读量:16777215 发布时间:2021-06-05 13:43:59

新加坡一路来以高效率的政府出名,但最近却为了第四代接班人的问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冠状病毒疫情是一个没有人想到的变数,打乱了不少安排,也令王瑞杰决定不当第四代的领导人,以便让更年轻的人有比较长的跑道。

这突然的变化引起大众对人民行动党领导层的关注。媒体也大量地谈论每个可能的总理候选人,分析每个人的教育背景,公关能力,一路来的工作表现等,真是空前的热闹。

其实,这些准第四代领导人,表面上或许在作风、谈吐方面有不同,但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却远大于他们之间的不同。首先,他们都是国家一手栽培出来的人才,每一位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陈振声还能讲华语和马来话。新加坡的四种官方语言,他就差淡米尔语了。

另外,如果我们专注以下四位:陈振声、王乙康、黄循财和李智陞,会发现有三位就读莱佛士初级学院(陈,王,李)。这三位也都就读于英国顶尖的金三角精英大学:陈振声——剑桥大学,王乙康——伦敦经济学院,李智陞——牛津大学。黄循财例外,就读美国的威斯康辛大学。黄循财和陈振声都获得奖学金出国读书,后者还不止一次得奖学金。所以,这些人的背景和经历都很类似,都是国家精英。

李光耀是一位精英主义者。他曾说新加坡基本上是由300名精英在管理。如果他们坐同一架飞机而出事的话,新加坡就完蛋了。这话或许是有些夸张,也可能是有些自豪,但他也可能是提出一个警告:这样的政治制度太脆弱。

新加坡不是一个专制国家,不用靠愚民政策来维护政权。新加坡是一个国际枢纽,国人密切接触世界各种思潮,不可能施行愚民政策,而且愚民政策会使国人丧失竞争力。新加坡政府施行的是“廉官驯民”政策——政府清廉,人民驯服。政府高薪养廉,人民听话。只要遵守法律,你可以享受各种其他的自由。如果异见人士违法,无论多微不足道,也一样严刑峻法来对付。

这样做,国家固然表面上稳定,但也不是长久之计。试想,如果一个年轻人为了表示他个人的意见,采取温和的方式,一个人,拿着一张画了笑脸,没有标语,没有口号的小牌静静站在大巴窑,据说只是用了几秒钟来拍一张照片,还是被告上法庭,这做法明智吗?这样的法律是不是太苛刻了?

试想,如果我们的法律连这种温和的方式也不能允许,那只能有两种结果:一、关心国家社会的人,有不同想法的人,只能不闻不问;二、这样的人被逼上梁山,给国家带来动乱。两种结果都对新加坡不利。新加坡不能只靠政府里面的精英来维护国家的繁荣,更要鼓励民间组织蓬勃发展,让民间有更多的精英有更多机会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共同塑造国家的前途。

当然,说易行难。开国元老就做不到这一点。当时新马社会龙蛇混杂,地下有马共的武力斗争,地上有印度尼西亚对当时包括新加坡在内的马来西亚发动“对抗”,民间有罢工罢课,有种族骚乱,政治上有合并和分家,当时的政府把政治抓得很紧。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谁对政府有什么看法或意见,只能组织政党参加竞选,进入国会,进行辩论。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有一批像李光耀这样杰出的政治家,对新加坡来说,可以说是很幸运的事。他们可以说是那个大时代的产物。但我们不能坐等下一个汹涌澎湃的环境,会出现一批什么样的政治领袖。

新加坡建国时,据世界银行的资料,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只有几百美元。据新加坡统计局的资料,这人均指标在2020年超过6万美元。诚然,新加坡有贫富悬殊的问题,但中产阶层的兴起是很明显的事实。随着中产阶层的扩大,多数人在现有的体制都是既得利益者。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政治诉求也会跟着增加,这是好事。在这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民间团体会照顾全局,有责任感。

新加坡的精英领导人其实也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才会想方设法地招罗有识之士来当官委议员,在国会共商国是。这种开明的做法的确难得,但人数毕竟有限。在政府之外,我们也应让精英散布在各民间组织、报章传媒、文艺机构、专业团体、工会和社团等。如果他们能有足够的政治空间,这对政府的精英是很好的磨练。

再有,这充满活力的民间团体已经置身民间,他们能发挥的作用远胜于议员在选区能做的家访。他们看到的问题,所提的意见必然更深刻和有效。而且,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这不是几个官委议员所能充分代表和处理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心怀社稷的民间精英不都能够或愿意加入政府。如果能够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发挥他们的影响力,推动国家进步,这才是有效地运用我们宝贵的人力资源,才能做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议会民主不能保障一个国家的长久繁荣。一个有口才的政客能劫持整个国家机器为非作歹,希特勒的纳粹党就是一个历史教训;近期则有美国的特朗普。值得注意的是,关键时刻,佐治亚州政府虽然是在共和党手里,但拒绝受特朗普威胁。这类的例子很多,都说明了社会上有足够多的精英,有足够多的公民意识,才是国家最好的保障,强大的民间组织是议会民主的基础。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是不可能的事。草对于马很重要,正如一个成熟活跃的民间组织决定了议会民主的稳定。这或许是第四代领导人最大的挑战。

作者是旅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的退休新加坡人

在政府之外,我们也应让精英散布在各民间组织、报章传媒、文艺机构、专业团体、工会和社团等。如果他们能有足够的政治空间,这对政府的精英是很好的磨练。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新加坡特稿:没草吃的马儿不会跑”的人也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