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下,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中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在司法领域不断形成生动实践。
党的领导贯穿依法履职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习近平总书记连续7年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工作汇报,定向领航新时代人民司法发展。党的绝对领导贯穿人民法院依法履职全过程,全国法院干警将维护核心、绝对忠诚、听党指挥、勇于担当的政治要求铭刻于心、落实于行。
新时代正确司法理念牢固树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树立新时代正确司法理念,教育引导广大法官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记在心里、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中。兼顾法理人情,恪守司法良知,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努力实现案件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坚持严格公正司法,坚守防止冤错案件底线,依法纠正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张文中案等一批冤错案件,让人权司法保障更加有力、产权司法保护更为有效。
司法服务大局能力水平明显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更好发挥法治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人民法院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履职尽责,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国家重大战略、优化营商环境、疫情防控等出台一系列司法服务政策,审理一批标志性案件,努力做到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司法工作就跟进到什么阶段,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使命任务。
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加快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人民法院“四五改革纲要”全面收官,“五五改革纲要”稳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持续深化。司法责任制、法官员额制、人员分类管理、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司法制约监督、统一法律适用、认罪认罚从宽、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等改革落地见效,司法质量、效率、公信力明显提高,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司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充分发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靠教育引导,还要靠制度规范、政策保障。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裁判惩恶扬善功能,旗帜鲜明保护英烈权益,保护诚实守信,惩治违法失德,引导价值取向,破解长期困扰群众的“扶不扶”“劝不劝”“追不追”“救不救”等法律和道德风险,努力让新时代司法更有力量、更有温度,让全社会充满正气、正义。
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机制基本建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人民法院大力推进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为群众解决纠纷提供菜单式、集约式、一站式服务,促进矛盾公正、高效、实质性化解。2020年,全国法院受理的诉讼案件数量出现2004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中国法院不仅是司法裁判者,更成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服务提供者,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能力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
执行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党中央要求,完善党政机关支持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制度,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人民法院坚决打赢为期3年的“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促进法治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中国特色执行制度、机制和模式展现巨大优势。
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成熟定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司法腐败,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人民法院坚持深化司法公开,自觉接受监督,让热点案件审判成为全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裁判文书上网公开1.2亿份,庭审直播超过1200万场,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成为展现中国司法公正的重要窗口,彰显了中国司法的制度自信。
互联网司法模式走在世界前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现代科技应用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近年来,智慧法院建设加快推进,现代科技深度应用,互联网法院在平台建设、技术应用、规则完善、网络治理等方面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移动微法院”平台引领移动电子诉讼发展潮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智慧法院成功经受考验,实现“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司法国际公信力、影响力日益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我国涉外司法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平等保护,越来越多的外国当事人主动选择我国法院管辖。“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不断健全,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司法服务举措跟进完善。人民法院坚持深化国际司法交流,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播好中国法治声音。安全、环境、网络、知识产权等领域司法合作务实开展,发布世界执行大会上海宣言、世界互联网法治论坛乌镇宣言,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贡献中国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