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伪热点”吞噬判断力-中国讯息网

莫让“伪热点”吞噬判断力

作者:郭雪营 阅读量:12814553 发布时间:2019-06-15 16:53:19

       近日,在朋友圈流传着一篇“热文”, 题目是《满分作文出来了,震撼8亿人》,可谓流传甚广、影响甚大、共鸣甚多,有些人沉浸于精美的文章框架,有些人感慨于深邃的观点判断,有些人惊讶于独到的角度站位。经过精心设计、精美包装、精准传播,这篇号称“震撼8亿人”的文章在朋友圈的确引起了一波波小高潮。 

  然而,前两天,这个“热点”被一如既往地证伪了。 

  什么“满分”,什么“高中生”,什么“8亿人”,统统被证明是假的。高考分数不会那么快出来,即使那么快出来也不会肆无忌惮地公布,即使肆无忌惮公布也不会大言不惭地震撼8亿人。所以,一些人又一次被“伪热点”戏耍一番,在这篇文章面前,判断力“缴械投降”。 

  人们的判断力是“伪热点”的生命线,判断力越高,“伪热点”的生存空间越小,生存时间越短;反之,“伪热点”就会占据思考的空间,在毫无抵御的思想原野尽情驰骋。 

  在这一次,“伪热点”披上了极具诱惑性的外衣,将标题党的手段展露无遗。只看题目,就有点进去的冲动,高考是近期的热点,高考作文是热点中的热点,而且能作为8亿的一份子,自然“倍感荣幸”。点进去,也的确让人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但许多人都沉浸于高中生的作文如此“格局大、立意高”,却忽视了文章散发出的“世故、冷观”,以及背后不可告人的“铜臭味”。也许,当网友们正在酝酿感动的情绪时,炮制这篇网文的人正在为“10万+”带来的利益高兴得“前仰后合”。 

  我们要有一定的判断力,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究竟是怎样的,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被伪热点牵着鼻子走,不被盲点绊住脚,不被乱点迷失航向。在看到一件事,一篇文章,一个观点,别急着去转发,要判断其合理性、真实性、逻辑性,如此,才能炼就“火眼金睛”,更准确地识别出,什么是真热点,什么是“伪热点”。 

  莫让“伪热点”吞噬判断力。一旦理性判断出现薄弱点,“伪热点”就会迅速占领理性的空间,让更多的判断力“缴械”。所以,当热点“热得发烫”“红得发紫”时,要有一些冷思考,不要只停留在表面,要思考深层次的、背后的真问题,如此,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生态中坚守住清朗空间,让理性和判断力自由生长。

责任编辑:10001
共1条数据,当前1/1页

喜欢看“莫让“伪热点”吞噬判断力”的人也喜欢

评论